[发明专利]1,1-二氯-3,3,3-三氟丙烯和1,2-二氯-3,3,3-三氟丙烯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7434.4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术成;周飞翔;刘武灿;张建君;韩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7/25 | 分类号: | C07C17/25;C07C21/18;C07C17/278;C07C19/10;B01J27/25;B01J31/22;B01J31/2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三氟甲烷和三氯乙烯为原料联产制备1,1‑二氯‑3,3,3‑三氟丙烯和1,2‑二氯‑3,3,3‑三氟丙烯产品的工艺,第一步加成反应选择多组分金属催化剂的胺类和/或磷酸酯类有机配体络合物,第二步脱HCl反应使用特定种类和比例的活性组分、载体以及作为催化助剂的贵金属和/或稀土助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目标产物选择性高、副反应少、原料三氟甲烷的资源化利用程度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产1,1-二氯-3,3,3-三氟丙烯(HCFO-1223za)和1,2-二氯-3,3,3-三氟丙烯(HCFO-1223xd)产品的制备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以三氟甲烷和三氯乙烯为原料两步法联产1,1-二氯-3,3,3-三氟丙烯(HCFO-1223za)和1,2-二氯-3,3,3-三氟丙烯(HCFO-1223xd)产品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加快,高的臭氧消耗潜值(ODP)以及高的全球变暖潜能(GWP)的产品的替代技术也不断提高。
与3,3-二氯-1,1,1,2,2-五氟丙烷和1,3-二氯-1,1,2,2,3-五氟丙烷相比,1,1-二氯-3,3,3-三氟丙烯(HCFO-1223za)和1,2-二氯-3,3,3-三氟丙烯(HCFO-1223xd)的GWP值小,可作为它们的有效替代物,广泛应用于洗涤剂、气雾剂、制冷剂、发泡剂和其他溶剂。在1,1-二氯-3,3,3-三氟丙烯(HCFO-1223za)和1,2-二氯-3,3,3-三氟丙烯(HCFO-1223xd)的制备过程中,降低原料成本,优化工艺尤为重要。
三氟甲烷(CHF3)又名氟仿,其作为工业制备二氟一氯甲烷(HCFC-22)的副产物,其在生成的HCFC-22中含量约1.5~3wt%,在我国每年产量高达约1.3~1.5万吨。
CHCl3+2HF→CHClF2+2HCl
反应过程中CHClF2继续氟化,会产生副产物CHF3。
三氟甲烷是一种温室效应潜值非常高(相当于CO2的14800倍)而且寿命很长的温室气体,随着其在大气中积累量的增多,造成的生态隐患正在形成,三氟甲烷的处理和转化利用刻不容缓。
目前,三氟甲烷在国际上已经被控制排放,并被作为碳交易对象。对于三氟甲烷的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是热焚烧、等离子体处理和强碱分解。这些方法不仅无法取得经济收益,还会消耗大量能源,具有成本高、耗能高和不环保等缺点,因此探索一种既环保又可持续地将三氟甲烷作为一种原料利用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目前,1,1-二氯-3,3,3-三氟丙烯或1,2-二氯-3,3,3-三氟丙烯的制备方法以氯代丙烷脱氯化氢、氯代丙烯氟化法为主,而以三氟甲烷作为原料联产制备1,1-二氯-3,3,3-三氟丙烯和1,2-二氯-3,3,3-三氟丙烯的研究较少,因此,将三氟甲烷加以合理利用,作为1,1-二氯-3,3,3-三氟丙烯和1,2-二氯-3,3,3-三氟丙烯的制备原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利申请CN103508844B公开了在氟化催化剂的存在下,通式为CF3-xClxCH2-yClyCH3-z Clz的化合物与氟化氢进行液相氟化反应生成1,2-二氯-3,3,3-三氟丙烯的方法,其中化合物通式中x=0,1,2,3;y=1,2;z=1,2;且y+z=3。该制备方法中,反应温度为125℃~160℃,氟化催化剂用量为CF3-xClxCH2-yClyCH3-zClz的5wt%~50wt%,所述氟化催化剂为五价锑卤化物、五价铌卤化物和五价钽卤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74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黑米萃取发酵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 下一篇:发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