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带双向自动纠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13642.7 | 申请日: | 202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4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政荣 |
| 主分类号: | B65G39/16 | 分类号: | B65G39/16;B65G2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卢楠 |
| 地址: | 015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带 双向 自动 纠偏 方法 | ||
1.一种输送带双向自动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通过在靠近尾轮的位置,在下输送带上方分别给左右两侧施加向下的侧推力,使输送带左右双向受力,侧推力使输送带形变与尾轮失去90°的平衡角,旋转中产生向左和向右的物理偏移力得到双向自动纠偏力的方法;
通过在靠近头轮的位置,在上输送带下方分别给左右两侧施加向上的侧推力,使输送带左右双向受力,侧推力使输送带形变与头轮失去90°的平衡角,旋转中产生向左和向右的物理偏移力得到双向自动纠偏力的方法;
所述侧推力应用到尾轮下方时,因输送带没有载料,很小的侧推力即可让输送带形变与尾轮结合,在旋转中产生很大的自动纠偏力,所述纠偏方法可产生杠杆效应;
在靠近尾轮的下输送带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施加向下的侧推力,使下输送带左右双向受力;或者,在靠近头轮的在上输送带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施加向上的侧推力,使上输送带左右双向受力;侧推力使输送带形变,输送带旋转中受到向左和向右的纠偏力能够平衡物理偏移力,实现双向自动纠偏;
通过两侧的两个托辊分别施加在输送带(8)两侧的纠偏力实现对输送带(8)的双向自动纠偏;
所述纠偏力的大小是可调的,通过对现场工况对输送带(8)所承受负载的重量、负载的落料角度进行计算,找到合适的倾斜角,保证输送带(8)所承受的跑偏力小于纠偏力;
所述的输送带双向自动纠偏方法采用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包括:第一托辊(2)、第二托辊(3)、调节杆;所述第一托辊(2)和第二托辊(3)分别设置在输送带(8)的两侧,用于提供防止输送带(8)跑偏的侧向压力;所述第一托辊(2)、第二托辊(3)能够在所述调节杆的带动下偏转;
输送带自动纠偏装置还包括钢架(9);钢架(9)平行于输送带设置;调节杆包括第一调节杆(4)和第二调节杆(5);第一调节杆(4)和第二调节杆(5)均安装在钢架上;
第一调节杆(4)和第二调节杆(5)均垂直于钢架(9),且能够相对于钢架(9)移动;第一调节杆(4)和第二调节杆(5)均为螺纹杆,且均与钢架通过螺纹连接;
第一托辊(2)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杆(4)的下端通过第一万向节(6)连接;第二托辊(3)的一端与第二调节杆(5)的下端通过第二万向节(7)连接;第一托辊(2)的另一端与钢架(9)铰接;第二托辊(3)的另一端与钢架(9)铰接;
第一托辊(2)包括:第一套杆(14)和第一托辊支架(15);
第一套杆(14)一端套设安装于第一托辊支架(15),且第一套杆(14)能够相对于第一托辊支架(15)滑移和转动;
第二托辊(3)包括:第二套杆(16)和第二托辊支架(17);
第二套杆(16)一端套设安装于第二托辊支架(17),且第二套杆(16)能够相对于第二托辊支架(17)滑移和转动;
旋转第一调节杆(4)使其相对于钢架(9)向下移动时:第一套杆(14)从第一托辊支架(15)中伸出,第一托辊(2)的长度伸长,且第一托辊(2)逆时针转动,第一托辊(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减小,输送带(8)所受到的第一托辊(2)施加的左侧纠偏力增大;第一调节杆(4)上移时,第一托辊(2)缩短同时顺时针转动,第一托辊(2)施加的左侧纠偏力减小;
同理,第二调节杆(5)向下移动时,第二托辊(3)伸长且顺时针转动,输送带(8)所受的右侧纠偏力增大;第二调节杆(5)向上移动时,则第二托辊(3)缩短且逆时针转动,输送带(8)所受到的第二托辊(3)施加的右侧纠偏力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政荣,未经杨政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36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片式阻隔器
- 下一篇:一种挂式空调外机废水收集蒸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