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的拖车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3485.X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1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井小向;肯特;付涛;戴强;梁健;于泽;魏书浩;刘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B60R19/34;B60D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白莉莉 |
地址: | 3151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拖车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拖车装置及车辆。所述拖车装置包括前端部分和与所述前端部分连接的后端部分,所述前端部分设置在所述后地板和所述后地板横梁上,以使其受到的外力分散在所述后地板横梁上;所述后端部分包括连接座和与所述连接座相连、且向所述车辆的外部伸出的拖车钩,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后防撞梁上,以使所述后端部分受到的外力通过所述后防撞梁和吸能盒传递到所述纵梁上。本发明拖车装置保留了车辆原本的后防撞梁和吸能盒,在低速碰撞时,后防撞梁和吸能盒依然能够通过变形来吸收碰撞能,并且整体重量极大减轻,可以实现单人安装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拖车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拖车装置一般自带横梁,在安装在车辆上之前,需要首先拆除原车的后防撞梁和吸能盒,然后,将拖车装置自带的横梁通过紧固件连接在车辆的纵梁上。
这种结构由于带有横梁,整体重量重且体积较大,单人安装困难,通常需要借助辅具,且安装工时长。并且,该拖车装置的横梁与车辆的纵梁连接是硬连接,无法起到溃缩吸能的作用,遭受碰撞时撞击力直接传递到车身上。此外,由于拆除了原车的后防撞梁和吸能盒,失去低速碰撞的保护作用,降低了车辆低速碰撞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拖车装置失去了低速碰撞的保护作用以及整体重量重导致单人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增加拖车装置的抗扭性能,以在车辆转弯以及路面颠簸起伏时承受车身宽度方向扭矩的能力;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拖车装置,所述车辆包括沿车辆纵向延伸的两个纵梁、设置在所述两个纵梁的一侧且沿车辆横向延伸的后防撞梁、以及设置在所述两个纵梁之间的后地板和后地板横梁,每个所述纵梁的靠近所述后防撞梁的端部与所述后防撞梁之间均通过吸能盒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装置包括前端部分和与所述前端部分连接的后端部分;
所述前端部分设置在所述后地板和所述后地板横梁上,以使其受到的外力分散在所述后地板横梁上;
所述后端部分包括连接座和与所述连接座相连、且向所述车辆的外部伸出的拖车钩,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后防撞梁上,以使所述后端部分受到的外力通过所述后防撞梁和吸能盒传递到所述纵梁上。
可选地,所述前端部分包括U型梁,所述U型梁设置在所述后地板的背面。
可选地,所述U型梁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前端部分还包括两个L型支架,所述两个L型支架均设置在所述后地板的正面;
其中一个L型支架的一端与所述U型梁的所述第一端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后地板横梁相连;
另一个L型支架的一端与所述U型梁的所述第二端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后地板横梁相连。
可选地,所述U型梁的所述第一端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U型梁的所述第二端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每个所述L型支架的一端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安装孔;
其中,所述拖车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螺栓和至少一个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其中一个L型支架的第三安装孔,以将所述U型梁和其中一个L型支架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螺栓贯穿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安装孔和另一个L型支架的第三安装孔,以将所述U型梁和另一个L型支架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每个所述L型支架的另一端具有至少一个第四安装孔,所述拖车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螺栓和至少一个第四螺栓;
所述第三螺栓贯穿其中一个L型支架和后地板横梁,以将其中一个L型支架和后地板横梁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四螺栓贯穿另一个L型支架和后地板横梁,以将另一个L型支架和后地板横梁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3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