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马铃薯黑胫病的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2313.0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3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毛露甜;林桂格;黄子聪;陈智飞;周星宇;陆镇樟;刘洁琼;杨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1/00;A01P21/00;C05G3/00;C05G3/60;C12R1/11;C12R1/1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广东创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赵瑾 |
地址: | 516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马铃薯 黑胫病 生防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一种防治马铃薯黑胫病的生防菌剂,每克菌剂中芽孢杆菌活菌含量≥1×108cfu,所述芽孢杆菌为短小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复合菌。本发明生防菌剂具有良好的生防作用和促生作用,可有效防治马铃薯黑胫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治马铃薯黑胫病的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作物。中国是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然而,细菌性疾病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其中马铃薯黑胫病是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马铃薯黑胫病是由果胶杆菌引起的严重病害,可发生在马铃薯植株茎基部及块茎上,主要侵染维管束组织。从种薯发芽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病,以苗期最盛。该病害主要通过带病种薯和土壤进行传播,发病早,繁殖传播速度快,防治困难,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马铃薯黑胫病主要以杀菌广、见效快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由于病原菌易生抗药性,导致化学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造成了严重的农药残留及土壤生物结构的破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从根本上修复土壤生态系统。施用微生物肥料可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作物病害的发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研究发现,芽孢杆菌与几种常见的植物病原菌有拮抗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在生物肥料生产方面,相比其他微生物肥料中的细菌,芽孢杆菌的高抗逆性使其在肥料的发酵、运输以及在农田中的恶劣环境下生存具有优势。但目前关于多种菌复合的微生态制剂对植物微生态环境、土壤酶活的影响及其与病害防治间关系的系统研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治马铃薯黑胫病的生防菌剂,该生防菌剂具有良好的生防作用和促生作用,可有效防治马铃薯黑胫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马铃薯黑胫病的生防菌剂,每克菌剂中芽孢杆菌活菌含量≥1×108cfu,所述芽孢杆菌为短小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复合菌。
进一步的,所述短小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的菌落形成有效活菌数(CFU)比例为(2.3-5.2):(2.3-6.0):(2.0-5.0):(2.0-5.5):(2.5-5.5)。
一种所述防治马铃薯黑胫病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已活化的胶质芽孢杆菌接种到的硅酸盐液体培养基中,已活化的短小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接种到 LB 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8%,在温度为35-37℃,搅拌速度为110-120r/min的条件下培养12-24h,制得种子液;
b.将干燥、过筛后的载体与所述种子液以10-20ml:200-300g的比例充分混合,以氯化钠5wt%、蔗糖2.5wt%和柠檬酸1.25wt%作为保护剂,常温培养36-48h,待pH<4后干燥,干燥温度为45-60℃,即得所述生防菌剂。
进一步的,所述硅酸盐液体培养基和LB 液体培养基中包括碳源10wt%和氮源5%,以活菌数为指标设计正交实验,优化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
进一步的,所述碳源为红糖,所述氮源为豆粉3wt%和奶粉2wt%。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为豆粉、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以载体湿润、疏松、不结块为标准。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学院,未经惠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2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