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高温合金及其熔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2710.X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民;胡显军;顾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9/05 | 分类号: | C22C19/05;C22C1/03;C22C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高温 合金 及其 熔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高温合金及其熔炼工艺,该铸造高温合金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12‑0.16%,Mo 5.2‑5.6%,Nb 2.8‑3.0%,Cr 10.0‑12.0%,Al 4.5‑5.5%,Ti 1.2‑1.4%,B 0.013‑0.015%,O≤0.0010%,N≤0.0010%,S≤0.0015%,余量为Ni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公开的高温合金使用一台真空感应炉,采用两次熔炼进行生产。第一次熔炼通过加入一定量CaO的方法获得S含量低于10ppm的原料圆棒。第二次熔炼采用四次C合金化且第二次C合金化利用底吹氩搅拌、二次精炼等方法获得O、N含量均低于10ppm的成品圆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铸造高温合金及其熔炼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高温合金是指可以或只能用铸造方法成型零件的一类高温合金,镍基铸造高温合金是指含镍量大于50%的铸造高温合金。高温合金铸件成型主要采用两次熔炼的方法,第一次熔炼将原材料熔炼成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锭,第二次熔炼将母合金快速重熔浇注成需要的铸件形状。第二次熔炼无钢液净化过程,因此第一次熔炼所获得的母合金锭质量决定着最终铸件的性能。
铸造高温合金中的O、N、S等被称为残余元素而归为有害元素,O、N、S含量的增加对高温合金高温拉伸强度、塑性、持久性能、蠕变等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求第一次熔炼所获得的母合金锭中O、N、S含量越低越好。真空冶金过程中,除精选原材料外无法同时将O、N、S含量降低到较低水平。而精选原材料既会大大的提高生产成本,同时又会提高原料选购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高温合金及其熔炼方法,整个工艺过程在一台真空感应炉中完成,使用普通原材料,采用两次熔炼的方法。第一次熔炼通过加入一定量CaO的方法获得S含量低于10ppm的原料圆棒。第二次熔炼采用四次C合金化且第二次C合金化利用底吹氩搅拌、二次精炼等方法获得O、N含量均低于10ppm的成品圆棒。两次熔炼的浇注过程均使用具有挡渣功能的预制中间包,具有挡渣功能的预制中间包参见专利ZL201620940467.9,获得纯净度较高的合金材料。所得材料常温、650℃和760℃条件下铸态性能σb≥950MPa,σp0.2≥750Mpa,δ≥6%;980℃、152N/mm2条件下持久性能δ≥6%,时间≥35h。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造高温合金,化学成分为C 0.12-0.16%,Mo 5.2-5.6%,Nb 2.8-3.0%,Cr10.0-12.0%,Al 4.5-5.5%,Ti 1.2-1.4%,B 0.013-0.015%,O≤0.0010%,N≤0.0010%,S≤0.0015%,余量为Ni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上述铸造高温合金的熔炼方法,熔炼过程在一台真空感应炉中完成,采用二次熔炼的方法。
第一次熔炼的成分要求为Mo 5.2-5.6%,Nb 2.8-3.0%,Cr 10.0-12.0%,O≤0.010%,N≤0.0025%,S≤0.0010%,余量为Ni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具体步骤包括:
(1)原料熔化:经过表面处理的金属Mo条、电解Ni板、金属Nb条,金属Cr和总投炉重量3-5%CaO粉末随炉加入,CaO放于炉底,合炉抽空后通电熔化随炉料,熔化速率为0.5-1kg/min,基本确保随炉料熔化后以液滴的方式通过CaO层;
(2)精炼:随炉料全熔后,将钢液温度提高到1520-1540℃,精炼30-40min;
(3)浇注:取样分析钢液成分,待钢液成分满足要求后,带电浇注成直径40-70mm的圆棒,在浇注过程中,采用具有挡渣功能的预制中间包,过滤掉CaO浮层,脱模后的圆棒经去头去尾和表面扒皮后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27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