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可调节的多路脉冲同步触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9124.4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0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梁勖;王晨;林颖;方晓东;刘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3K3/53 | 分类号: | H03K3/53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调节 脉冲 同步 触发 系统 | ||
1.一种精准延时模块,其特征在于,精准延时模块(2)包括:按照信号传输方向依次相连接的长延时模块、中延时模块、短延时模块、微延时模块;其中,
长延时模块包括:4个计数器,分别为按照信号传输方向依次相连接的计数器L-F1、计数器L-F2、计数器L-F3、计数器L-F4;数字可编程延时器K1;选择器DG1;D触发器A3;
中延时模块包括:3个计数器,分别为计数器M-F1、计数器M-F2、计数器M-F3;数字可编程延时器K2;选择器DG2;D触发器A4;
短延时模块包括:2个计数器,分别为计数器S-F1、计数器S-F2;数字可编程延时器K3;选择器DG3;D触发器A5;
微延时模块包括:1个计数器,即计数器XS-F1;选择器DG4;D触发器A6;
长延时模块中:
计数器L-F1、计数器L-F2、计数器L-F3的使能端PE均接入输入信号;
计数器L-F1、计数器L-F2、计数器L-F3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均分别与接地端GND相连接;计数器L-F4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先分别连接一个电阻后,再分别与接地端GND相连接;计数器L-F4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还分别接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计数器L-F4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的状态;
计数器L-F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与反相器U3的输出端相连接,反相器U3的输入端与有源晶振的输出端连接,有源晶振输出CLK_NOR信号,反相器U3输出CLK_INV信号;即,计数器L-F1的时钟信号接入反相器U3输出的CLK_INV信号;
计数器L-F1的输出端TC与计数器L-F2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相连接,即,计数器L-F2的时钟信号接入计数器L-F1输出的脉冲信号;
计数器L-F2的输出端TC与计数器L-F3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相连接,即,计数器L-F3的时钟信号接入计数器L-F2输出的脉冲信号;
计数器L-F3的输出端TC与计数器L-F4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相连接,即,计数器L-F4的时钟信号接入计数器L-F3输出的脉冲信号;
计数器L-F4的使能端PE与数字可编程延时器K1的输出端相连接,数字可编程延时器K1的输入端与计数器L-F3的输出端TC相连接;
选择器DG1的输入端S1也接入输入信号;选择器DG1的输入端S2与计数器L-F4的输出端TC相连接;选择器DG1的输出端OUT与D触发器A3的输入端D相连接;
选择器DG1的使能端IN1的状态为1时,则允许选择器DG1的输入端S1输入,即选择器DG1的输出即为输入端S1的输入;选择器DG1的使能端IN2的状态为1时,则允许选择器DG1的输入端S2输入,即选择器DG1的输出即为输入端S2的输入;
D触发器A3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与有源晶振的输出端相连接,即D触发器A3的时钟信号接入有源晶振输出的CLK_NOR信号;D触发器A3的Q非端与D触发器A3的置位端SET相连接;
D触发器A3的Q端即输出端A3_out分别与该精准延时模块(2)的中延时模块中的计数器M-F1、计数器M-F2的使能端PE以及选择器DG2的输入端S1相连接;
中延时模块中:
计数器M-F1、计数器M-F2的使能端PE均与该精准延时模块(2)的长延时模块中的D触发器A3的输出端A3_out相连接;
计数器M-F1、计数器M-F2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均分别与接地端GND相连接;计数器M-F3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先分别连接一个电阻后,再分别与接地端GND相连接;计数器M-F3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还分别接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计数器M-F3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的状态;
计数器M-F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与有源晶振的输出端相连接,即,计数器M-F1的时钟信号接入有源晶振输出的CLK_NOR信号;
计数器M-F1的输出端TC与计数器M-F2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相连接,即,计数器M-F2的时钟信号接入计数器M-F1输出的脉冲信号;
计数器M-F2的输出端TC与计数器M-F3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相连接,即,计数器M-F3的时钟信号接入计数器M-F2输出的脉冲信号;
计数器M-F3的使能端PE与数字可编程延时器K2的输出端相连接,数字可编程延时器K2的输入端与计数器M-F2的输出端TC相连接;
选择器DG2的输入端S1也与该精准延时模块(2)的长延时模块中的D触发器A3的输出端A3_out相连接;选择器DG2的输入端S2与计数器M-F3的输出端TC相连接;选择器DG2的输出端OUT与D触发器A4的输入端D相连接;
选择器DG2的使能端IN1的状态为1时,则允许选择器DG2的输入端S1输入,即选择器DG2的输出即为输入端S1的输入;选择器DG2的使能端IN2的状态为1时,则允许选择器DG2的输入端S2输入,即选择器DG2的输出即为输入端S2的输入;
D触发器A4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与反相器U3的输出端相连接,即,D触发器A4的时钟信号接入反相器U3输出的CLK_INV信号;D触发器A4的Q非端与D触发器A4的置位端SET相连接;
D触发器A4的Q端即输出端A4_out分别与该精准延时模块(2)的短延时模块中的计数器S-F1使能端PE以及选择器DG3的输入端S1相连接;
短延时模块中:
计数器S-F1的使能端PE与该精准延时模块(2)的中延时模块中的D触发器A4的输出端A4_out相连接;
计数器S-F1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分别与接地端GND相连接;计数器S-F2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先分别连接一个电阻后,再分别与接地端GND相连接;计数器S-F2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还分别接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计数器S-F2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的状态;
计数器S-F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与反相器U3的输出端相连接,即,计数器S-F1的时钟信号接入反相器U3输出的CLK_INV信号;
计数器S-F1的输出端TC与计数器S-F2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相连接,即计数器S-F2的时钟信号接入计数器S-F1的输出的脉冲信号;
计数器S-F2的使能端PE与数字可编程延时器K3的输出端相连接,数字可编程延时器K3的输入端与计数器S-F1的输出端TC相连接;
选择器DG3的输入端S1也与该精准延时模块(2)的中延时模块中的D触发器A4的输出端A4_out相连接;选择器DG3的输入端S2与计数器S-F2的输出端TC相连接;选择器DG3的输出端OUT与D触发器A5的输入端D相连接;
选择器DG3的使能端IN1的状态为1时,则允许选择器DG3的输入端S1输入,即选择器DG3的输出即为输入端S1的输入;选择器DG3的使能端IN2的状态为1时,则允许选择器DG3的输入端S2输入,即选择器DG3的输出即为输入端S2的输入;
D触发器A5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与有源晶振的输出端相连接,即,D触发器A5的时钟信号接入有源晶振输出的CLK_NOR信号;D触发器A5的Q非端与D触发器A5的置位端SET相连接;
D触发器A5的Q端即输出端A5_out与该精准延时模块(2)的微延时模块中的计数器XS-F1的使能端PE以及选择器DG4的输入端S1相连接;
微延时模块中:
计数器XS-F1的使能端PE与该精准延时模块(2)的短延时模块中的D触发器A5的输出端A5_out相连接;
计数器XS-F1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先分别连接一个电阻后,再分别与接地端GND相连接;计数器XS-F1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还分别接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计数器XS-F1的可预置位端P0、P1、P2、P3的状态;
计数器XS-F1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与反相器U3的输出端相连接,即,计数器XS-F1的时钟信号接入反相器U3输出的CLK_INV信号;
选择器DG4的输入端S1也与该精准延时模块(2)的短延时模块中的D触发器A5的输出端A5_out相连接;选择器DG4的输入端S2与计数器XS-F1的输出端TC相连接;选择器DG4的输出端OUT与D触发器A6的输入端D相连接;
选择器DG4的使能端IN1、IN2分别与编码及译码模块(4)中的译码器PT4的输出端RC1、RC2相连接;
D触发器A6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K与有源晶振的输出端相连接,即,D触发器A6的时钟信号接入有源晶振输出的CLK_NOR信号;D触发器A6的Q非端与D触发器A6的置位端SET相连接;
D触发器A6的Q端即输出端A6_out输出精准延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91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控阵发射校准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沸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