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管路焊缝无损自动化检测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1791.8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5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谭永华;许艺峰;王永红;马涛;李万鹏;安然;黄欣磊;李佳佳;党琰;冯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管路 焊缝 无损 自动化 检测 工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管路焊缝无损自动化检测工装,将X射线探伤机、数字探测器、回转驱动机构和机器人置于铅房内,将操作人员与X射线探伤机进行隔绝;X射线探伤机和数字探测器分别安装在回转驱动机构的回转中心和外缘,数字探测器能够绕X射线探伤机旋转;机器人根据待检测管路的型号,在治具快换站上选择对应型号的抓取治具并完成更换,按预先设定的轨迹将管路抓取到X射线探伤机和数字探测器之间,使得X射线穿过导管焊缝成像在数字探测器上。本发明能够兼容管径、重量、长度差异化较大的管路,并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员技能依赖度,减少对操作人员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路无损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X射线的高危环境和焊缝无损检测的效率与质量是目前管路焊缝无损检测行业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管路焊缝无损检测系统应运而生。但由于目前自动识别抓取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异形管路的兼容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增强检测设备的兼容性。目前,传统的管路焊缝无损检测方案是人工根据导管的不同形状,摆放于不同的工装架上,但是该方案中人工成本高,工作量大,效率低,同时又可能使工作人暴露于X射线下,造成人员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形管路焊缝无损自动化检测工装,能够兼容管径、重量、长度差异化较大的管路,并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员技能依赖度,减少对操作人员的伤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形管路焊缝无损自动化检测工装,包括X射线探伤机、数字探测器、回转驱动机构、治具快换站、机器人和抓取治具。
所述的X射线探伤机、数字探测器、回转驱动机构和机器人位于铅房内,铅房设有能够启闭的铅门,铅门关闭后将操作人员与X射线探伤机进行隔绝;所述的X射线探伤机和数字探测器分别安装在回转驱动机构的回转中心和外缘,使得数字探测器能够绕X射线探伤机旋转;所述的机器人根据待检测管路的型号,在治具快换站上选择对应型号的抓取治具并完成更换,按预先设定的轨迹将管路抓取到X射线探伤机和数字探测器之间,使得X射线穿过导管焊缝成像在数字探测器上。
所述的回转驱动机构还包括焦距调节机构,采用一个沿回转驱动机构径向设置的滑轨,滑轨一端位于回转驱动机构的回转中心,且能够绕回转中心360度旋转,所述的数字探测器安装在焦距调节机构上,能够从滑轨一端滑向另一端并固定在任意位置,数字探测器与X射线探伤机的射线出束位置始终保持垂直。
所述的治具快换站包括快换站支撑架和若干抓取治具;抓取治具按照可抓取重量大小、可抓取管路直径排列在快换站支撑架上。
本发明还包括仿形托盘,所述的仿形托盘内设有若干个凹槽,分别与待抓取的管路外形吻合;所述的凹槽侧壁开有垂直于凹槽轴线的凹槽,用于抓取治具在抓取管路时进行定位。
所述的铅房为可移动铅房。
所述的X射线探伤机采用棒阳极射线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主要设备集成在可移动铅房内,无需土建,占地面积小。
2)降低工作人员暴露于X射线的可能性。
3)提高检验效率,减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4)能够采用总控制系统协调控制所有设备运行,做到无人值守。
5)能够采用图像自动检索及故障追溯,确保产品质量。
6)X射线系统为棒阳极射线机,既可以对小直径的导管进行双壁透,又可以对大直径的管路进行单壁透,回转支撑系统可360度旋转进行焊缝X射线无损检测。X射线发生器兼容长度小于1800mm、重量小于65kg的小管径和大管径管路的无损检测,兼容性范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1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