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热处理生产线及其热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9035.3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尚君;王磊;郑会锋;付涛;任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4 | 分类号: | C21D9/04;C21D1/28;C21D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知诚思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7 | 代理人: | 麦春明 |
地址: | 72100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热处理 生产线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热处理生产线及其热处理方法,该生产线包括上料台、中温正火炉、速冷台、低温回火炉和下料台;中温正火炉的进料端设有中温进料炉门,出料端设有中温出料炉门;速冷台匹配设置在中温正火炉的出料端一侧;低温回火炉匹配设置在速冷台的出料端一侧,其进料端设有低温进料炉门,出料端设有低温出料炉门;下料台匹配设置在低温回火炉一侧;上料台、中温正火炉、速冷台、低温回火炉和下料台相互之间通过传料辊道连接来运送工件。本发明能实现贝氏体合金钢心轨的正火加热、快速均匀降温冷却、利用正火余热入炉进行回火,又能使生产线布局紧凑合理,实现自动化装炉与出炉,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热处理生产线及其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贝氏体合金钢心轨的热处理生产,采用的正火设备为井式炉,回火设备为台车式箱式回火炉。装炉与出炉都需要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正火时,将多件心轨竖直吊装加热。待加热完成后,同时吊运出炉,悬挂在料架上,采用轴流风机进行开放式吹风速冷。达到工艺控制温度后停风,继续空冷至室温后卸料,将心轨调整至水平摆放,装台车式回火炉进行回火。这种方式,井式炉的正火出料需要人工操作,每炉次的出炉时间长短不稳定,多件吊挂吹风时,心轨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均匀性差,对最终的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由于回火加热时心轨为水平摆放,加上台车回火炉的装炉量大于井式正火炉,因此,需要等正火后的心轨降温至室温后,再将不同炉次正火的心轨集中在一起装台车炉进行回火。无法利用正火后的余热,导致回火过程加热升温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能耗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实现贝氏体合金钢心轨的正火加热、快速均匀降温冷却、利用正火余热入炉进行回火,又能使生产线布局紧凑合理,实现自动化装炉与出炉,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连续热处理生产线及其热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连续热处理生产线,其包括上料台、中温正火炉、速冷台、低温回火炉和下料台;所述上料台置于地面;所述中温正火炉匹配布置在所述上料台的出料端一侧,其进料端设有中温进料炉门,出料端设有中温出料炉门;所述速冷台匹配设置在所述中温正火炉的出料端一侧;所述低温回火炉匹配设置在所述速冷台的出料端一侧,其进料端设有低温进料炉门,出料端设有低温出料炉门;所述下料台匹配设置在所述低温回火炉一侧;所述上料台、中温正火炉、速冷台、低温回火炉和下料台相互之间通过传料辊道连接来运送工件。
所述连续热处理生产线,其中:所述速冷台的顶部布置有速冷风机;所述速冷风机的出风方向竖直向下,正对所述速冷台上的工件顶面;所述下料台的顶部设置有下料风机。
所述连续热处理生产线,其中:所述传料辊道包括第一传料辊道、第二传料辊道、第三传料辊道、第四传料辊道和第五传料辊道;所述第一传料辊道匹配布置于所述上料台的上部和所述中温正火炉的内部;所述第二传料辊道匹配设置于所述速冷台的进料端与所述中温正火炉的出料端之间;所述第三传料辊道匹配布置于所述速冷台的上部;所述第四传料辊道匹配布置于所述低温回火炉的进料端与所述速冷台的出料端之间;所述第五传料辊道匹配布置于所述下料台的上部与所述低温回火炉的内部。
所述连续热处理生产线,其中:所述上料台的底侧匹配设置有第一传料辊道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料辊道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链轮链条机构匹配连接所述第一传料辊道;
所述中温进料炉门的上部匹配设置有中温进料炉门减速机和中温进料炉门接近开关;所述中温出料炉门的上部匹配设置有中温出料炉门减速机和中温出料炉门接近开关;
所述速冷台的进料端与所述中温正火炉的出料端之间底侧还匹配设置有第二传料辊道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传料辊道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链轮链条机构匹配连接所述第二传料辊道;所述速冷台靠近进料端的底侧还匹配设置有第三传料辊道驱动电机,所述第三传料辊道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链轮链条机构匹配连接所述第三传料辊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9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