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电缆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1879.3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5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潮明;吴英璋;吴柯达;吴英樱;王建新;吴昱霖;宋坤生;黄两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16 | 分类号: | H01B13/016;H01B13/26;H01B11/18 |
代理公司: | 广东海鸿律师事务所 44697 | 代理人: | 郑颂雄 |
地址: | 51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电缆 制造 方法 | ||
一种同轴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制金属粘塑层材料;在线连续制作柔软内导体;采用温度控制‑中压氮气物理发泡‑连续单层挤出‑连续双层共挤‑逐层覆盖方法在线连续制作内导体和绝缘体同轴缆芯,同时采用中压氮气物理高发泡,并且,第一金属粘塑层、第二金属粘塑层的塑化与泡沫聚乙烯介质层的中压氮气物理高发泡互不影响,互不干扰,从而实现连续生成、同轴包覆和粘结;在线连续制作内导体、绝缘体和外导体同轴缆芯,在线连续挤出第三金属粘塑层,在线连续挤出护套,从而制作出成品。本发明制造的同轴电缆具有三层金属粘塑层且无需轧纹,本发明制造的同轴电缆其密封性好、电气性能高、弹性形变性能好、生产成本低、具有防皱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的制造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同轴电缆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资讯平台是各领域的基础,那么在知识经济发达的时代,高速率、宽带、数字是资讯平台的要素,组成资讯平台势必由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结合而成,而图像、数字的传输媒载不过是由空气、光纤和同轴电缆来实现。由此可见,同轴电缆在当今科学高度发达的时代亦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射频信号传输和射频功率馈送技术实践中,同轴电缆是主要的传输和馈送载体。在无线通信领域,同轴电缆主要用于向天线馈送射频功率信号。
为了适应长期的露天工作,要求同轴电缆的密封性好;为了最大限度地将射频功率信号传输到天线上,要求同轴电缆的传输损耗低;由于同轴电缆在安装时经常需要弯曲,为了使同轴电缆的弯曲不影响其电气性能,所以,要求同轴电缆的柔软性好。为了使同轴电缆的密封性好、传输损耗低,同轴电缆通常采用金属管作为外导体,在一般情况下,光滑管状金属外导体在弯曲时会产生褶皱,从而造成同轴电缆的性能劣化,有时甚至会损坏同轴电缆;因此,人们通常会在同轴电缆的管状金属外导体上轧纹,以使同轴电缆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但是,轧纹工艺需要性能极高的设备,并且,管状金属外导体在轧纹时其材料用量也相对较多,从而导致生产成本比较高。
为了节约原材料和生产成本,同轴电缆采用光滑管状金属外导体,这已是必行的趋向。为了解决同轴电缆无需在管状金属外导体上轧纹,同时使同轴电缆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密封性,保证同轴电缆弯曲时更容易、不受伤,使同轴电缆保持良好的传输电气性能,本申请人研发的同轴电缆完全满足这些要求。
如图1所示,本申请人研发的同轴电缆包括柔软内导体1、泡沫聚乙烯介质层2、光滑管状金属外导体3、护套4、第一金属粘塑层12、第二金属粘塑层23和第三金属粘塑层34,上述泡沫聚乙烯介质层2通过第一金属粘塑层12同轴包覆并粘结在柔软内导体1上,上述光滑管状金属外导体3通过第二金属粘塑层23同轴包覆并粘结在泡沫聚乙烯介质层2上,上述护套4通过第三金属粘塑层34同轴包覆并粘结在光滑管状金属外导体3上。
本申请人研发的这种同轴电缆由于采用三层金属粘塑层12、23、34对金属和塑料进行粘接,使得采用较薄的金属带材制作光滑管状金属外导体3成为可能,节约了原材料和生产成本;同时,由于采用柔软内导体1和较薄的光滑管状金属外导体3,无需在光滑管状金属外导体3上轧纹,就能够使同轴电缆具有极好弹性形变性能,因此,本申请人研发的这种同轴电缆柔软且弯曲性能好,从而方便于同轴电缆的安装;又由于没有轧纹工艺对同轴电缆一致性性能的影响,所以,同轴电缆的电气性能优于轧纹电缆,并且,光滑管状金属外导体3具有较轧纹外导体更低的结构反射,从而有利于同轴电缆电气性能的提高。
为此,设计出一种具有三层金属粘塑层且无需轧纹的同轴电缆的制造方法,从而制造出密封性好、电气性能高、弹性形变性能好、生产成本低的同轴电缆,这已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三层金属粘塑层且无需轧纹的同轴电缆的制造方法,从而制造出密封性好、电气性能高、弹性形变性能好、生产成本低的同轴电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轴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1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