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探针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0250.7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山珊;陈文柱;姚永豪;于继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先达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周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新型 冠状病毒 特异性 引物 探针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探针及试剂盒。本发明以新型冠状病毒中S基因为检测靶点,通过恒温扩增技术,使用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组合,提高了新型冠状病毒型的检测便捷性和特异性,同时检测时间也大大缩短。与PCR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省去了产物电泳验证过程,避免了假阳性结果出现,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与qPCR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简便易行,也不需要操作复杂的仪器设备,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便于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与其他恒温扩增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所需时间更短,检测的准确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探针、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目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qPCR)是筛查和诊断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手段。该技术起初是1996年由美国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推出的一种核酸新定量试验技术,荧光定量PCR是在常规PCR基础上加入荧光探针或相应的荧光染料来实现实时定量的。随着PCR反应的进行,PCR反应产物不断累计,荧光信号强度也等比例增加。每经过一个循环,收集一次荧光信号,这样就可以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中Ct值是指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每个模板的Ct值与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起始拷贝数越多,Ct值越小。利用已知起始拷贝数的标准品可作出标准曲线,其中横坐标代表起始拷贝数的对数,纵坐标代表Ct值。因此,只要获得未知样品的Ct值,即可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该样品的起始拷贝数。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及鉴定的方法很有限,荧光定量PCR技术是病毒诊断的重要检测方法,但是实时荧光定量PCR需要配套价格高昂的荧光定量PCR仪器,而且设备维护费用高,机器设置操作复杂,需专业人员,因此难以得到全面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探针及试剂盒。本发明引物对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常见的保守基因,具体为保守性强的S基因作为目标扩增区段,结合与所述的引物对配合使用的探针,确保种类的保守性及种间的特异性;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上述引物对和/或与引物对配合使用的探针的试剂盒。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所述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3、SEQ ID NO:5或SEQ ID NO:7所示,所述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 、SEQ ID NO:4 、SEQ ID NO:6或SEQ IDNO:8所示。
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探针,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9 、SEQ ID NO:10或SEQ ID NO:1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探针与上述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配合使用。
本发明中,所述探针为荧光染料标记的探针,所述荧光染料为SYTO-13,SYTO-82,FAM,FITC, SYBR Green I,SYTO-13,SYTO-82,VIC,HEX,JOE,TAMRA,TET,Cy3 ,ROX,TEXAS-Red或Cy5中的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探针的长度为35-55个核苷酸碱基,位于第28-35位的一个碱基被替换为核酸类似物,所述核酸类似物为THF;THF两侧的两个T碱基分别标记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探针在3’-末端通过封闭基团进行封闭。在本发明公开探针序列的基础上,替换、标记、封闭都为常规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所述特异性引物对、所述探针在制备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或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或者所述特异性引物对、所述探针在制备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或诊断试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先达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先达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0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