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熊胆粉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9657.8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7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斌;王丹丹;秦松柏;程雷;丁峰;罗德彬;张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极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413 | 分类号: | A61K35/413;A61K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熊胆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熊胆粉的制作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人工熊胆粉的制作工艺。本方案通过使用含细胞活性物质的转化液,解决了酶的纯化步骤复杂且成本高和酶活不易保持的技术问题。采用本方案进行禽畜胆粉的生物转化后,获得的人工熊胆粉的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比例与天然熊胆粉近似,本方案的人工熊胆粉可以作为天然熊胆粉的替代品进行精深加工和进一步应用。采用本方案生产的人工熊胆粉产品批次差异小,采用本工艺可将生产过程标准化,并且提升转化效率,可工业化放大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熊胆粉的制作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人工熊胆粉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熊胆粉,由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干燥胆囊胆汁得到,是名贵中药材,有2000余年的入药历史,大量处方中都含有熊胆成分。熊胆粉具有解痉、抗惊厥、抗炎及溶胆石等作用,是保肝护胆的良药。各种现代临床实践应用也表明,熊胆能够治疗多种肝胆疾病。由于野生熊资源有限,现在普遍使用人工养殖“引流取胆”的方法生产熊胆粉(即天然熊胆粉)。目前,我国每年的天然熊胆粉产量约30吨,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为了解决天然熊胆粉短缺的问题,大量人工熊胆粉应运而生,例如:以其他动物胆为原料,将其中的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转化为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获得人工熊胆粉。中国发明专利CN201410588581.5,以禽畜胆汁直接冷冻干燥制得的禽畜胆粉为原料,用固定化的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和固定化的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进行生物转化后,制得人工熊胆粉。此种方法,底物(禽畜胆粉)成分复杂,对两种酶的酶活造成了较大影响,需要将生物转化所用到的酶固定到壳聚糖载体上制成固定化酶柱,步骤繁琐,成本高昂,反应体系不易放大。并且在对酶进行固定化处理之前,纯化富集上述两种酶的过程也较为复杂和耗时。现有技术的人工熊胆的生物转化存在酶的纯化步骤复杂且成本高和酶活不易保持的问题,使得工艺不易放大,严重影响了人工熊胆粉的制备效率,无法满足市场对人工熊胆粉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人工熊胆粉的制作工艺,通过使用含有两种酶的菌悬液或者上清液作为转化液,解决了酶的纯化步骤复杂且成本高和酶活不易保持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熊胆粉的制作工艺,包括用于将牛磺鹅去氧胆酸转换为牛磺熊去氧胆酸的生物转化步骤:包括含有禽畜胆粉、转化缓冲液和转化液的转化体系;所述转化液为包含酶菌体的菌悬液或者包含酶菌体的原生质体的上清液;所述酶菌体表达有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和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直接使用酶菌体或酶菌体裂解后的上清液进行禽畜胆粉的生物转化,经生物转化后获得的反应液经后续处理之后,可获得人工熊胆粉。本方案的生物转化过程使得禽畜胆粉中的一定量的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转化为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牛磺鹅去氧胆酸向牛磺熊去氧胆酸转化的过程具体是:在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下,牛磺鹅去氧胆酸转换为中间体牛磺7-酮石胆酸(T-7-KLCA);牛磺7-酮石胆酸再在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催化下转换成牛磺熊去氧胆酸。经转化后的禽畜胆粉(即人工熊胆粉)的功效成分组成和天然熊胆粉的功效成分保持一致(在天然熊胆粉中,TUDCA/TCDCA=1.1-1.5:1)。在本方案中,禽畜胆粉是指从禽类或者畜类动物的胆中提取胆汁等物质,再制备获得禽畜胆粉。本方案的工程菌的构建的大致过程为:将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和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两种酶的基因构建在表达载体上,再将表达载体转入菌(例如大肠杆菌)中,从而制备获得工程菌。酶菌体是诱导工程菌大量繁殖并表达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和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极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极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6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