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细菌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68460.2 申请日: 2020-05-28
公开(公告)号: CN111534471B 公开(公告)日: 2021-05-28
发明(设计)人: 周杨;朱红惠;姚青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R1/01
代理公司: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朱双;刘明星
地址: 510070 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细菌 培养基 培养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粘细菌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本发明的粘细菌培养基以可溶性淀粉和大肠杆菌菌体作为碳、氮源,含有大肠杆菌菌体7.5g/L,可溶性淀粉1.5g/L,取代粘细菌常用培养基VY/2中的酵母,灭菌后按常规操作进行粘细菌的接种。无论是固体培养基还是液体培养基均能促进包括Corallococcus sp、Chondromyces apiculatus、Nannocystis exedens、Myxococcus macropsorus、Archangium gephyra、Pyxidicoccus fallax等在内的粘细菌的生长,缩短培养周期,促进难培养粘细菌的可培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细菌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粘细菌是原核生物中一类具有复杂多细胞群体行为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分布于δ-变细菌纲粘细菌目(Myxococcales),能够实现种内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感应,协同摄食、运动和聚集发育形成子实体,具有显著的社会学特征,被认为是高等的原核生物。同时,粘细菌在各类生境中分布广泛,其典型生境包括土壤、沼泽、污泥、海洋、沙漠、食草动物粪便等。粘细菌受到人们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粘细菌是一类捕食性微生物,能够产生多种抗菌物质、次级代谢产物、胞外酶等,以多种策略杀死猎物细胞。粘细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具有丰富多样、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功能多效的特点,这使得粘细菌成为继放线菌之后的又一大类尚待开发的新型战略药源微生物资源。此外,粘细菌在植物病原菌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消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清洁能源生产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然而,粘细菌分离纯化困难且耗时,资源匮乏,目前世界范围内能够纯培养的粘细菌仅有62个种,远低于具有2500多个种的另一类同为药源微生物的放线菌。国际上保存粘细菌菌株数量最全的保藏单位是德国的国家生物技术研究中心(GBF),而在美国ATCC保藏中心的粘细菌也仅有少量保存。在我国的几个大的菌种库中,粘细菌的保藏量也很少。粘细菌形成子实体的时间一般较长,大多数是在10天左右形成,少数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长期以来,粘细菌的研究受限于菌株的获取和培养。总的来说,由于粘细菌细胞代时很长、生长速率缓慢,这些原因给粘细菌的分离纯化、功能研究、产业化利用带来困难,这也是开展粘细菌相关研究和利用工作的重要瓶颈之一。

由于粘细菌不同于普通细菌的特性,粘细菌并不能在常见的富营养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上世纪60、70年代,人们以Mxococcus xanthus作为模式菌,研究了粘细菌营养细胞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营养需求,逐渐形成了以酪蛋白胨、酵母提取物、酵母等作为主要营养物质的粘细菌专用培养基。但是,由于粘细菌来源广泛、生境差异性大,这些主流培养基并不能满足所有粘细菌的生长需求,有些粘细菌甚至出现在这些常用培养基上生长缓慢、退化严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粘细菌培养基的上述不足,发明人在研究了目前所有可培养粘细菌对生物大分子底物的利用情况后,提供了一种以可溶性淀粉和大肠杆菌菌体作为培养基碳氮源的粘细菌培养基及利用其对粘细菌进行培养的方法,以加速粘细菌的生长,缩短生长周期,促进难培养粘细菌的可培养性。

本发明的粘细菌培养基,其以可溶性淀粉和大肠杆菌菌体作为碳、氮源。

优选,所述的粘细菌培养基,含有大肠杆菌菌体7.5g/L(湿重),可溶性淀粉1.5g/L。

优选,所述的粘细菌培养基,含有大肠杆菌菌体7.5g/L(湿重)、可溶性淀粉1.5g/L、CaCl2·2H2O 1g/L、3-吗啉丙磺酸(Mops)10mM、VB12 0.5mg/L和琼脂粉15g/L,余量为水;pH 7.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粘细菌培养方法,接种粘细菌于所述的粘细菌培养基进行培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4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