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制备多孔混凝土试块的循环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8390.0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8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霞;刘国盛;颉永斌;高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8;G01N33/38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实军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制备 多孔 混凝土 循环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微生物制备多孔混凝土循环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应桶、微生物菌液循环系统和混合液循环系统,反应桶包括同轴套装的圆柱形内桶(1)和外桶(2),内桶(1)的顶部密封安装有内桶顶盖(20),内桶(1)的侧壁上均布有渗液孔(21),内桶(1)的内腔中盛装有骨料,外桶(2)的顶部通过螺栓把合有外桶顶盖(19);微生物菌液循环系统包括菌液储液池(8)和菌液回收池(13),菌液储液池(8)通过菌液输入管道(18-1)与外桶(2)的顶端相连通,菌液输入管道(18-1)上安装有菌液吸入泵(7-1)和菌液输入阀门(6-1),外桶(2)的底部通过第一菌液排放管道(4-1)与菌液回收池(13)相连通,第一菌液排放管道(4-1)上安装有第一菌液排放阀门(10-1),内桶(1)的底部通过第二菌液排放管道(4-2)与菌液回收池(13)相连通,第二菌液排放管道(4-2)上安装有第二菌液排放阀门(10-2),菌液回收池(13)通过菌液回收管道(11-1)与菌液储液池(8)相连通,菌液回收管道(11-1)上安装有菌液循环泵(9-1);混合液循环系统包括混合液储液池(17)和混合液回收池(15),混合液储液池(17)通过混合液输入管道(18-2)与外桶(2)的顶端相连通,混合液输入管道(18-2)上安装有混合液吸入泵(7-2)和混合液输入阀门(6-2),外桶(2)的底部通过第一混合液排放管道(14-1)与混合液回收池(15)相连通,第一混合液排放管道(14-1)上安装有第一混合液排放阀门(10-3),内桶(1)的底部通过第二混合液排放管道(14-2)与混合液回收池(15)相连通,第二混合液排放管道(14-2)上安装有第二混合液排放阀门(10-4),混合液回收池(15)通过混合液回收管道(11-2)与混合液储液池(17)相连通,混合液回收管道(10-2)上安装有混合液循环泵(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制备多孔混凝土试块的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回收池(13)通过管道与菌液培养器(12)相连通,菌液培养器(12)与菌液回收管道(11-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制备多孔混凝土试块的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输入管道(18-1)的底端贯穿外桶顶盖(19)延伸至内桶(1)和外桶(2)之间的空隙中,菌液输入管道(18-1)与第一排气管(5-1)相连通,第一排气管(5-1)位于外桶顶盖(19)和菌液输入阀门(6-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制备多孔混凝土试块的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输入管道(18-2)的底端贯穿外桶顶盖(19)延伸至内桶(1)和外桶(2)之间的空隙中,混合液输入管道(18-2)与第二排气管(5-2)相连通,第二排气管(5-2)位于外桶顶盖(19)和混合液输入阀门(6-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制备多孔混凝土试块的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1)侧壁上的渗液孔(21)的孔径小于内桶(2)中盛放的骨料的粒径,相邻的渗液孔(21)的间距大于骨料的粒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制备多孔混凝土试块的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1)固定于托盘(3)上,托盘(3)固定在外桶(2)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物制备多孔混凝土试块的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回收池(13)与第一菌液排放管道(10-1)和第二菌液排放管道(10-2)的连接孔处安装有菌液过滤器(1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制备多孔混凝土试块的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回收池(15)与第一混合液排放管道(14-1)和第二混合液排放管道(14-2)的连接孔处安装有混合液过滤器(1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3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维护的电力设备除雪装置
- 下一篇:索非那新中间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