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门内漏泄漏率评价装置及评价等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5891.3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魏新明;贾润中;朱亮;肖安山;朱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G01M3/2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漏泄 评价 装置 等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门内漏泄漏率评价装置及评价等级方法,涉及石化企业阀门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试装置无法对阀门内漏定级诊断的技术问题。该评价装置包括储气罐、空压机、阀二、流量计及测试阀门,测试阀门上安装有声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有声学采集设备。评价测试开始后,通过声学采集设备采集声学信号,记录压力值、气体流量值等参数信息,根据内漏流量Q‑AErms曲线进行函数拟合,进而得到Q‑AErms拟合函数;结合流量等级划分标准,即得测试阀门内漏AErms评价标准。本发明不需停工,即可在线通过声学参数判定阀门内漏泄漏等级,本发明装置及方法可在石化企业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化企业阀门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内漏泄漏率评价装置及评价等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过程装置中,阀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随着装备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石化装置中使用的阀门无论是体积还是结构复杂程度及技术水平,都普遍得到提高。随着石化装置生产工艺及物料种类的不断多元化,使得阀门的运行工况日益复杂、恶劣,阀门启闭操作日益频繁,加上使用维修不当因素,使得石化装置阀门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及时、高效、准确地发现阀门的泄漏,有效的泄漏等级判断为石化生产,安全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有关阀门泄漏率的检测装置及方法主要有:
CN201723983U公开了一种气体低泄漏计量检测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高位水箱、低位水箱,水管、气管、量筒、阀门及控制器构成,主要目的是要形成量筒内充满水的倒扣真空,以便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测量气体的泄漏量,高位水箱和量筒之间用水管连通,量筒排水口用集水漏斗收集并通过管路回流到低位水箱,高位水箱的上部连接排气管,量筒的上端通过关断阀连接到排气管上,量筒的下端通过三通阀连接到水管上,集气管有两个以上分支气管,其中一个深入到高位水箱里,另外的分别深入到量筒内。
CN 107462379A公开了一种阀门泄漏率的自动测试装置,包括如下组成部分:一导气单元,用于将被测阀门泄漏的气体排放至大气或者存气单元;一存气单元,用于贮存排放至其中的被测阀门泄漏的气体;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贮存在所述存气单元中的气体的体积;一自动控制单元,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分别与导气单元和检测单元电连接。
上述用于检测阀门泄漏率的测试装置中,前者需要手动对测量,其计量检测更多的依赖于人工;后者虽然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单元实现自动化,但是无法对阀门内漏定级诊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阀门内漏泄漏率评价装置,其可以对阀门内漏实现在线监测。
一种阀门内漏泄漏率评价装置,其包括储气罐、空压机、阀二、流量计及测试阀门,所述的空压机用于对储气罐进行冲压,所述的储气罐与所述的流量计之间连接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所述的阀二和测试阀门,所述的测试阀门上安装有声学传感器,所述的声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有声学采集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储气罐上安装有压力表,当所述的空压机对储气罐进行冲压时,通过所述的压力表来监测压力值。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测试阀门为闸阀或球阀。
上述的球阀为浮动球阀、固定球阀、对夹式球阀、三通球阀或V型球阀。
上述的闸阀为明杆闸阀或暗杆闸阀。
按照规格,上述的球阀包括101球阀规格、104球阀规格,上述的101球阀规格包括DN100、DN15、DN20、DN25、DN32、DN40、DN50、DN65、DN80。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阀门内漏泄漏率评价等级方法,其可以判定阀门内漏泄漏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5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