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物损伤程度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8345.7 | 申请日: | 202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5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伟;刘伟锋;刘莉红;刘玉宇;肖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46;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7 | 代理人: | 高杰;于志光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损伤 程度 判定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揭露了一种目标物损伤程度判定方法,包括:通过标签对获取的原始图片训练集进行分类,得到标准图片训练集,构建包括分类子网络和边框回归子网络的目标物损伤程度分类模型,利用所述分类子网络生成所述标准图片训练集中每个图片的锚框及真实框,通过所述边框回归子网络对所述锚框与真实框进行边框回归,得到预测损失值集,根据所述预测损失值集得到标准目标物损伤程度分类模型,利用所述标准目标物损伤程度分类模型对目标物的受损图像集进行分析,得到目标物损伤程度鉴定结果。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区块链技术,模型训练所需的数据可存储在区块链中的节点。本发明可以提高识别目标物损伤程度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目标物损伤程度判定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车辆等物体的损伤程度的判断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人工判断,但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以及经验丰富程度存在差异,导致损伤程度的判断结果的主观性较大且准确性不足;二是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损伤程度的判定。所述计算机视觉技术一般为二阶段检测算法。所述二阶段检测算法是利用RoI Pooling(Region of Interest pooling,感兴趣区域池)等网络层提取物体的特征图,并将所述特征图送入不同分支完成分类和位置回归,输出一组真实框。所述二阶段检测算法需要定义一系列稠密均匀分布的锚框,这些锚框会根据其尺寸大小和不同的特征图联系起来,锚框与真实框匹配的过程隐式地决定了真实框由哪层特征图负责预测,匹配完成得到损伤程度的判定结果。
基于以上的物体损伤程度的两种判断方式存在下述缺陷:1、依靠人工进行定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成本、耗时较长且准确率较低;2、二阶段检测算法虽然可以提高准确率,但缺乏理论依据,所述锚框与真实框匹配的过程是未知的,因此识别精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物损伤程度判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设定锚框与真实框匹配的过程,解决识别精度不够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图片的目标物损伤程度判定方法,包括:
获取原始图片训练集及所述原始图片训练集对应的标签集,将所述原始图片训练集中的图片按照对应标签进行分类,得到标准图片训练集;
构建目标物损伤程度分类模型,其中,所述目标物损伤程度分类模型包括全卷积神经网络,所述全卷积神经网络包括分类子网络和边框回归子网络;
将所述标准图片训练集输入至所述全卷积神经网络,并利用所述分类子网络生成所述标准图片训练集内每个图片的锚框及真实框,通过所述边框回归子网络对所述锚框与真实框进行边框回归,得到预测损失值集,根据所述预测损失值集得到标准目标物损伤程度分类模型;
利用所述标准目标物损伤程度分类模型对目标物的受损图像集进行分析,得到目标物损伤程度鉴定结果。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测损失值集得到标准目标物损伤程度分类模型,包括:
在所述预测损失值集不满足预设损失要求时,调整边框回归子网络中预设的损失函数的系数后重新通过所述边框回归子网络对所述锚框与真实框进行边框回归,直到所述预测损失值集满足所述预设损失要求,根据边框回归子网络中当前的损失函数的系数,得到所述标准目标物损伤程度分类模型。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预测损失值集不满足预设损失要求时,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预测损失值集中内每个损失值与预设的损失值阈值进行比较;
计算大于所述预设的损失值阈值的损失值的数量与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的损失值阈值的损失值的数量之间的比例值;
在所述比例值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时,执行所述调整边框回归子网络中预设的损失函数的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8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