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隔热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3242.1 | 申请日: | 202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5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钟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合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3/10 | 分类号: | C08L63/10;C08L61/32;C08L11/00;C08L23/28;C08L83/04;C08L5/08;C08K13/06;C08K9/12;C08K3/08;C08K3/22;C08K3/26;C08J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隔热 保温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隔热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乙烯基酯树脂40‑50份、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0‑15份、橡胶20‑35份、有机硅微球10‑15份、无机抗菌剂2‑5份、阻燃剂5‑8份、甲壳素3‑7份、消泡剂0.2‑0.5份、纳米碳酸钙4‑6份、成膜助剂0.5‑1.2份、pH调节剂2‑4份和助剂3‑6份,所述无机抗菌剂为沸石载银、磷酸锆载银或纳米氧化锌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抗菌隔热保温材料设置有多重杀菌的成本,从而可以提高材料的抗菌能力,通过无机抗菌剂,可以提高材料的杀菌能力,通过甲壳素,可以抑制细菌在材料上的生长,并且甲壳素具有天然抑菌功效,广谱抗菌率非常高,并且甲壳素和无机抗菌剂均不溶于水和稀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隔热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温材料一般是指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2的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温材料发展很快,在工业和建筑中采用良好的保温技术与材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隔热保温建筑材料(公开号:CN108516748A),该专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砂岩10~20份、粉煤灰15~25份、玻化微珠8~14份、饭麦石10~15份、陶土6~13份、蒙脱石7~12份、植物秸秆4~9份、方解石5~10份、水泥25~35份、海藻酸钠凝胶5~15份、碳化硅4~6份、柠檬酸钠3~7份、发泡剂2~3份、稳泡剂1~2份、电气石粉末2~3份、托玛琳石粉末1~2份。
现有的建筑材料大多不具备抗菌能力或者抗菌能力单一,导致建筑材料在潮湿的环境时,容易滋生细菌,细菌的孢子容易随空气进行传播,容易引发疾病或者过敏,同时现有建筑材料的抗热和隔热能力较弱,导致建筑材料的热敏系数过大,并且现有的新型材料组成较多,导致造价较高,会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隔热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材料大多不具备抗菌能力或者抗菌能力单一,导致建筑材料在潮湿的环境时,容易滋生细菌,细菌的孢子容易随空气进行传播,容易引发疾病或者过敏,同时现有建筑材料的抗热和隔热能力较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菌隔热保温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乙烯基酯树脂40-50份、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0-15份、橡胶20-35份、有机硅微球10-15份、无机抗菌剂2-5份、阻燃剂5-8份、甲壳素3-7份、消泡剂0.2-0.5份、纳米碳酸钙4-6份、成膜助剂0.5-1.2份、pH调节剂2-4份和助剂3-6份。
优选的,所述抗菌隔热保温材料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乙烯基酯树脂40份、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0份、橡胶20份、有机硅微球10份、无机抗菌剂2份、阻燃剂5份、甲壳素3份、消泡剂0.2份、纳米碳酸钙4份、成膜助剂0.5份、pH调节剂2份和助剂3份。
优选的,所述抗菌隔热保温材料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乙烯基酯树脂50份、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5份、橡胶35份、有机硅微球15份、无机抗菌剂份、阻燃剂8份、甲壳素7份、消泡剂0.5份、纳米碳酸钙6份、成膜助剂1.2份、pH调节剂4份和助剂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合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合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32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