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酶标仪及纳米金颗粒增强的SPR传感器来测定分子结合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3687.3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1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量准(武汉)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8;G01N33/577;G01N33/543;G01N33/531;G01N33/532;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赵方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酶标仪 纳米 颗粒 增强 spr 传感器 测定 分子 结合 方法 | ||
一种利用酶标仪及纳米金颗粒增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来测定分子结合量的方法,包括:准备无底孔板以及特异性检测芯片;制备用于放大检测信号的纳米金颗粒;将特异性检测芯片覆盖待测样品捕获抗体;配制待测样品浓度标准样品;利用待测样品标记抗体标记纳米金颗粒,上述待测样品捕获抗体与该标记抗体互为配对抗体;向标记好的纳米金颗粒中加入待测样品浓度标准样品,制备成混合溶液;在向孔板中加入混合溶液之前,检测特异性检测芯片在特定波长下的光学密度;向孔板中加入混合溶液,完成待测样品与标记纳米金颗粒复合物的捕获;检测加入混合溶液后特异性检测芯片在特定波长下的光学密度,并比较该光学密度与第七步骤获得的光学密度之间的差值,实现待测样品定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以C型反应性蛋白(CRP)为例利用酶标仪及纳米金颗粒增强的SPR传感器来测定分子结合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相互作用动力学的测量在药物发现,遗传筛查和临床诊断中越来越重要,因为动态结合信息可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可以为治疗提供新思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如商业Biacore SPR生物传感器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动力学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无需标记,不受大量背景的影响。由于商业Biacore SPR生物传感器系统属于传统SPR设备,所以其需要特制的设备,专人的操作,使得购买或使用该生物传感器系统需要大量的金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以CRP为例利用酶标仪及纳米金颗粒增强的SPR传感器来测定分子结合量的方法,以解决商业Biacore SPR生物传感器系统检测成本较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酶标仪及纳米金颗粒增强的SPR传感器来测定分子结合量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准备无底孔板以及特异性检测芯片;
第二步骤:制备用于放大检测信号的纳米金颗粒;
第三步骤:在无底孔板中,将特异性检测芯片覆盖待测样品捕获抗体;
第四步骤:配制待测样品浓度标准样品;
第五步骤:利用待测样品标记抗体标记纳米金颗粒,上述待测样品捕获抗体与该标记抗体互为配对抗体;
第六步骤:向标记好的纳米金颗粒中加入待测样品浓度标准样品,制备成混合溶液;
第七步骤:在向孔板中加入混合溶液之前,检测特异性检测芯片在特定波长下的光学密度;
第八步骤:向孔板中加入混合溶液,完成待测样品与标记纳米金颗粒复合物的捕获;
第九步骤:检测加入混合溶液后特异性检测芯片在特定波长下的光学密度,并比较该光学密度与第七步骤获得的光学密度之间的差值,实现待测样品定量检测。
优选地,用加入混合溶液前与加入混合溶液后的测试的OD差值来表征CRP与CRP抗体间的接合量。
优选地,所述待测样品是C型反应性蛋白。
优选地,特定波长是580nm波长。
优选地,特异性检测芯片采用复制成形工艺制作,其中,利用激光干涉光刻在石英基板上制作锥形纳米柱图案,然后将紫外光固化聚合物均匀散布在模具上,顶部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支撑;用紫外光进行固化处理,然后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连同周期性纳米孔道图案从模具上剥除;通过电子束蒸发沉积形成一个钛粘附层和一个黄金层,以实现等离激元器件成形;然后利用射频等离子体溅射沉积二氧化钛谐振腔层,而后通过钛粘附层和顶部黄金层的电子束蒸发形成纳米谐振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量准(武汉)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量准(武汉)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3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