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类铸钢件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33643.0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8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宝;马瑞;冯周荣;景兆波;赵健东;徐鹏波;郭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享铸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B22C9/10;B22C7/06;B22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钢件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一种环类铸钢件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环类铸钢件划分为内环面和外环面两部分,其中内环面由内部砂芯形成,外环面由外部砂芯形成,建立内部砂芯数模和外部砂芯数模;将所述内部砂芯同角度等分为若干内部砂芯模块,所述外部砂芯同等角度分为若干外部砂芯模块;制作芯盒一用于制作所述内部砂芯模块,制作芯盒二用于制作所述外部砂芯模块;将所述芯盒一与所述芯盒二根据芯盒正面流砂、双面流砂、流砂量、铸件面、轮廓面划分为若干个芯盒模块,并根据承受型砂的挤压力的不同选择所述芯盒模块的材质。采用本发明成型方法可降低成型成本,又提高模具强度,降低消失模变形量和烧损量,保证铸件半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一种环类铸钢件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环类铸钢件属于回转类铸件,由于结构特点为壁厚薄、铸件曲面变化大,一般截面壁厚为50mm~130mm,其直径φ3000mm~φ6000mm,因此铸造成型时无法制作实样模具,而采用组芯的方法成型,即制作芯盒—制芯—组芯—流砂造型—浇注,其中模具制作方法有两种,方法一,芯盒采用木质材料,缺点是木质芯盒成本高,制作周期长,不适合环类铸件的模具生产;方法二,芯盒采用消失模材质,优点是成型费用低,操作简单,但是消失模芯盒强度低、流砂过程砂量不均匀导致变形,并且每个芯盒需要制作多件砂芯,每次流砂都会存在挤压变形,致使铸型腔尺寸超差4mm~10mm,组芯过程产生错台、披缝等缺陷,另外造型过程中树脂固化剂反应产生热量,对消失模表面烧伤,降低模具表面质量,增加维护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类铸钢件的成型方法,根据造型流砂过程对消失模的挤压变形,以及造型过程树脂固化剂反应产生热量对消失模表面烧伤,采用不同材质和方法制作模具,这样可降低成型成本,又提高模具强度,降低消失模变形量和烧损量,保证铸件半成品质量。
一种环类铸钢件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001,设计环类铸钢件的内部砂芯和外部砂芯,将所述内部砂芯与所述外部砂芯组芯形成环类铸钢件的铸型腔,所述铸型腔的轮廓与环类铸钢件的轮廓相匹配。
步骤002,将所述内部砂芯和所述外部砂芯等角度划分为若干砂芯模块,即将所述内部砂芯同角度等分为若干内部砂芯模块,所述外部砂芯同等角度分为若干外部砂芯模块。当所述环类铸钢件的直径为3000mm~3500mm时,将所述内部砂芯与所述外部砂芯分别划分为四等份;当所述环类铸钢件的直径为3500mm~4000mm时,将所述内部砂芯与所述外部砂芯分别划分为五等份;当所述环类铸钢件的直径为4000mm~4700mm时,将所述内部砂芯与所述外部砂芯分别划分为六等份;当所述环类铸钢件的直径为大于4700mm时,将所述内部砂芯与所述外部砂芯分别划分为八等份。进一步地,所述内部砂芯模块和所述外部砂芯模块的轮廓尺寸为1700mm~2300mm。
步骤003,设计芯盒一用于制作所述内部砂芯模块,设计芯盒二用于制作所述外部砂芯模块。
步骤004,将所述芯盒一与所述芯盒二划分为若干个芯盒模块。
进一步地,将所述芯盒一与所述芯盒二根据芯盒正面流砂、双面流砂、流砂量、铸件面、轮廓面划分为若干个芯盒模块,并根据承受型砂的挤压力的不同选择所述芯盒模块的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芯盒模块属于正面流砂部位时,所述芯盒模块的材质为木质。
进一步地,所述芯盒模块属于双面流砂时,所述芯盒模块的材质为消失模。
进一步地,所述芯盒模块材质为消失模时,在消失模上设置支撑孔,并在所述支撑孔内填充树脂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享铸钢有限公司,未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3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