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止对开式滑动门摇动的旋轴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9388.2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3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尹炯仁;洪成太;柳志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平和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D15/10 | 分类号: | E05D15/10;E05D15/06;B60J5/04;B60J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止 对开 滑动 摇动 旋轴式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对开式滑动门摇动的旋轴式结构。具体地,该旋轴式结构包括下轨道、下轨道滚轮单元、下轨道摆臂、下引导轨道以及旋轴组件,所述下轨道沿着纵向方向安装于车身的下侧;所述下轨道滚轮单元可滚动地连接至下轨道;所述下轨道摆臂可旋转地连接至下轨道滚轮单元和车门;所述下引导轨道安装于车门并且配置为沿着纵向方向形成下引导路线;所述旋轴组件位于下轨道的一侧;所述旋轴组件包括旋轴,所述旋轴以纵向方向连接至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固定至车身,所述旋轴的一端可滚动地连接至下引导轨道,具有形成于旋轴的外周表面的螺纹部分,并且配置为在车身与车门之间以螺进方式是可移动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9年12月1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9-0163414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对开式滑动门摇动的旋轴式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具备具有预定尺寸的乘员舱,驾驶员或者随行乘员可以就座于该乘员舱中,乘员舱开/关门安装于车身,以打开或者关闭乘员舱。
滑动式乘员舱开/关门包括前滑动门和后滑动门,所述前滑动门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安装于前侧,所述后滑动门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安装于后侧。前滑动门和后滑动门通常安装为沿着安装于车身或者车门的轨道移动。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滑动式乘员舱开/关门需要三条轨道(上轨道、中轨道和下轨道),该三条轨道在开门或者关门的过程中分别支撑车门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并且滑动式乘员舱开/关门还需要与轨道相关的组件。由于这个原因,相关技术中的滑动式乘员舱开/关门具有下述的问题:车辆的重量增加并且组件的数量增多,而且车辆的设计自由度变差。
因此,已经研发出用于车辆的双轨道式车门系统,其中仅用中轨道和下轨道可滑动地支撑滑动门。例如,相关技术中的韩国专利No.10-1684536及相应的美国专利No.9777811(用于车辆的滑动门系统)公开了:在滑动门上安装车门轨道(即,中轨道),在车身上安装车身轨道(即,下轨道),并且随着联接至车门轨道的中央滑动器和联接至车身轨道的下滑动器移动,滑动门打开或者关闭。
然而,参考图1和图2,在相关技术的滑动结构中,作为支撑滑动门的支撑点,两个支撑点沿着竖直方向形成,所述两个支撑点包括在车身轨道和下滑动器之间的接触点A以及在中轨道和中央滑动器之间的接触点B。这存在着滑动门绕连接接触点的假想轴线X旋转的问题。另外,用于滑动门的支撑点仅形成在假想轴线X上,所以当滑动门的负荷施加时,在负荷方向上(假想轴线X的指向)仅剩一个接触点A,因此不能稳定地支撑滑动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对开式滑动门摇动的旋轴式结构。具体的实施方式涉及这样的用于防止对开式滑动门摇动的旋轴式结构:当在安装有滑动门并且只具有中轨道和下轨道的车辆中打开或者关闭滑动门时,该旋轴式结构能够凭借旋轴的运动来防止滑动门在宽度方向上的摇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这样的新型结构:当在安装有滑动门并且只具有中轨道和下轨道的车辆中打开或者关闭滑动门时,该结构能够防止滑动门的摇动并且支撑负荷。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用于防止对开式滑动门摇动的旋轴式结构,该旋轴式结构包括下轨道、下轨道滚轮单元、下轨道摆臂、下引导轨道以及旋轴组件,所述下轨道沿着纵向方向安装于车身的下侧,所述下轨道滚轮单元可滚动地连接至下轨道,所述下轨道摆臂可旋转地连接至下轨道滚轮单元和车门,所述下引导轨道安装于车门并且配置为沿着车身的纵向方向形成下引导路线,所述旋轴组件位于下轨道的一侧,并且包括旋轴,所述旋轴以纵向方向连接至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固定至车身,所述旋轴的一端可滚动地连接至下引导轨道,并且具有形成于旋轴的外周表面的螺纹部分,使得旋轴在车身与车门之间以螺进方式是可移动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于当旋轴以螺进方式移动时产生螺纹摩擦力,用于支撑车门的支撑力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平和精工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平和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9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管理装置
- 下一篇:翻转吸浆机器人转移成型机及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