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定子的绕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4760.0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1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加许;张忠;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金宇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85 | 分类号: | H02K15/085;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用电 定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定子的绕线方法,包括定子,定子包括齿筋、齿槽和绕组,绕组以连续3个齿筋上的绕组为单元绕组,单元绕组的齿筋在任意圆周方向上按顺序排布依次为第一齿筋、第二齿筋、第三齿筋,绕线方法的绕线顺序为“第一齿筋上的绕组第1批次绕制→第三齿筋上的绕组第1批次绕制→第二齿筋上的绕组第1批次绕制→第一齿筋上的绕组第2批次绕制→第三齿筋上的绕组第2批次绕制”,单元绕组内的绕组串联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绕线方法合理布局槽口和槽底的导体排线,提高了槽满率和绕线效率,绕线合格率得到提升,产品一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定子的绕线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备受人们青睐,是现今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而轮毂电机作为电动车的驱动部件,其性能必须满足消费者对电动车使用的需求,随着行业的人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升电机性能,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是产品竞争的热点。而电机的生产效率、性能和产品质量大都取决于电机绕组的产品质量,如何设计好的绕线方法来提升绕组的这些特性需求,是值得行业技术人员长期研究的话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设计新的电机绕组的绕线方法,来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并提升电机性能是本发明的创研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定子的绕线方法,利用多层分批并结合绕组间串并联的方式,分层分批将绕组绕线过程中存在的拥挤处进行合理错位,并进一步提高了对定子槽口宽敞处空间的利用,提高了绕线槽满率,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优化了电机的性能,特别是提高了电机的电流过载能力和输出扭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定子的绕线方法,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定子的绕线方法,包括定子,所述定子包括齿筋、齿槽和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以连续3个齿筋上的绕组为单元绕组,所述单元绕组的齿筋在任意圆周方向上按顺序排布依次为第一齿筋、第二齿筋、第三齿筋,所述绕线方法的绕线顺序为“第一齿筋上的绕组第1批次绕制→第三齿筋上的绕组第1批次绕制→第二齿筋上的绕组第1批次绕制→第一齿筋上的绕组第2批次绕制→第三齿筋上的绕组第2批次绕制”,所述单元绕组内的绕组串联连接。本设计方案,旨在通过绕线顺序的优化,将电机定子槽底的绕组拥挤处进行布线优化,最大化的利用了定子槽型中的各个空间,大大提高了电机槽满率和合格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定子的绕线方法,其还具备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齿筋上的绕组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绕制,单元绕组内的相邻2个齿筋上的绕组绕线方向相反。此设计方案,优化了电机反电动势的正弦性,提高控制质量,同时能够优化电机端部,减少铜线用量,降低成本。
其中,所述绕线方法位于同一个齿筋上的绕组绕线方向相同且串联连接。此设计方案,减少了电机的并线次数,降低了并线错误率,提升了生产效率。
其中,所述绕组的单根导体线径为0.3mm~3.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电动车用电机定子的绕线方法,可选择多种更大截面积的线径规格导体,提升了导体的单股有效截面积,电机的电流过载能力大大提升,电机的效率和扭矩也有显著提高,且分层分批次错位布线结构,降低了匝间和耐压故障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定子的绕法以3齿绕组分批次绕线构成单元绕组方案的绕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动车用电机54槽定子绕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使用本发明电动车用轮毂电机的定子的电机和现有轮毂电机的性能比较曲线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金宇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金宇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4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