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罩用鼻梁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2147.5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8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程亚芳;钟素娟;裴夤崟;潘建军;黄俊兰;侯江涛;李永;周许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27/00 | 分类号: | A41D27/00;A41D13/11;A41D31/30;C23C2/08;C22C13/00;C23C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延薇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罩 鼻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罩用鼻梁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口罩技术领域。该口罩用鼻梁条包括鼻梁条本体和杀菌膜;鼻梁条本体由金属材料制成,杀菌膜包覆在鼻梁条本体的表面。口罩用鼻梁条的制备方法采用热浸镀法使熔融的金属液在鼻梁条本体的表面形成杀菌膜。本发明的口罩用鼻梁条及其制备方法,在鼻梁条本体的表面设置杀菌膜,该杀菌膜能够杀灭黏附在鼻梁条本体表面的细菌和病毒,防止因人手触摸口罩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口罩用鼻梁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梁条是口罩防护的主要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与鼻子外轮廓的贴合来提高口罩的防护效果,避免细菌、病毒和空气污染物从鼻梁两侧吸入鼻腔而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鼻梁条的材料主要有铝、低碳钢、聚丙烯(简称PP)、聚乙烯(简称PE)等。此类鼻梁条能够产生塑性变形,具有外部光滑平整、能与无纺布材料相似相熔等特点。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种口罩用鼻梁条的横断面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第二种口罩用鼻梁条的横断面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口罩用鼻梁条,其鼻梁条本体100直接裸露在外,口罩用鼻梁条包覆在口罩的无纺布中。
然而,现有的鼻梁条,不具备抗菌作用。在配戴口罩时,人手不断触摸鼻梁条使其定形,细菌极易黏附在鼻梁条表面,对口罩造成污染进而给人体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用鼻梁条及其制备方法,其有助于杀灭黏附在其表面的细菌。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口罩用鼻梁条,其包括鼻梁条本体和杀菌膜;所述鼻梁条本体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杀菌膜包覆在所述鼻梁条本体的表面。
鼻梁条在使用时,虽然包裹在口罩的无纺布中,实际上依然裸露在外。在口罩佩戴时,需要佩戴者捏住鼻梁条实现与鼻梁外轮廓紧密贴合。而在口罩佩戴过程中,佩戴者需要不断触摸鼻梁条实现定形。上述过程中,细菌极易黏附在鼻梁条表面造成污染。由于上述口罩用鼻梁条的外表面包覆有杀菌膜,能够大幅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几率。
进一步地,所述杀菌膜由金属液通过热浸镀法在所述鼻梁条本体的表面生成,所述金属液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Ag 2%-3%,Cu 0.3%-0.8%,其余为Sn。其技术效果在于:金属离子如Ag、Cu、Zn和Sn等,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上述金属离子是通过强烈吸引细菌体中蛋白酶上的巯基(-SH),迅速与其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的。并且,Ag离子具有持久的杀菌能力,当细菌被Ag离子杀后,Ag离子又由细菌尸体中游离出来,再与其它细菌接触,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过程,这是银具有持久杀菌性的原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裸漏在外,且不断接触人手部的汗液,口罩用鼻梁条处于高湿度环境中,促使杀菌膜镀层中的金属离子发生迁移。金属离子迁移仅限于少数金属,如银、铜、铅、锡等,其中银离子的迁移率最高。银离子之所以具有高的迁移率,是因为它不能形成稳定和钝化的氧化膜。银和银离子发生氧化还原作用的低自由能,会促使其发生阳极溶解和阴极还原,从而导致很高程度的迁移率。因此,金属迁移使杀菌膜中金属氧化物不断有微少的Ag离子和Cu离子溶出,从而起到杀菌效果。
其中,Sn含量较高而Ag、Cu含量较低,能够将杀菌性能好的Ag和Cu依附在Sn上形成具有杀菌效果的涂层,涂层杀菌持久性好且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一种口罩用鼻梁条的制备方法,采用热浸镀法使熔融的金属液在所述鼻梁条本体的表面形成所述杀菌膜。
另一种口罩用鼻梁条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金属熔融制成所述金属液;步骤二,使所述鼻梁条本体穿过所述金属液。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一中,所述金属液的熔融温度为230℃~300℃。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二之前,在所述鼻梁条本体的表面浸渍助焊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2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管道穿楼板承重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张力可调的碳纤维布覆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