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风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7900.1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牛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79 | 分类号: | F24F11/79;F24F11/64;F24F11/6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孙浩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方法 及其 装置 空调器 | ||
本发明公开了空调器的导风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空调器,其中,导风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第一导风机构和与第一导风机构的扫风方向相同的第二导风机构,导风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所述第二导风机构处于运动状态下,获取控制指令;获取第一角度值和第二角度值,所述第一角度值为所述第一导风机构的当前角度值,所述第二角度值为所述第二导风机构的当前角度值;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所述第一角度值和所述第二角度值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所述第二导风机构的运动参数,以使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所述第二导风机构配合按预设工作模式运动,能够控制多个导风板快速切换工作模式,提升用户体验感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器的导风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空调器。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器的出风口设置有横向导风和/或纵向导风的导风机构,例如控制空调左右扫风的左右导风机构和控制空调上下扫风的上下导风机构。目前大多数的空调在一个扫风方向上仅能往一个方向进行导风,用户体验较差。虽然部分空调在一个扫风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可独立控制导风方向的导风板,实现了一个扫风方向上的不同角度的送风,然而该些导风板相互之间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协调,导致用户使用时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导风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空调器,能够控制多个导风板快速切换工作模式,提升用户体验感知。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导风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所述第二导风机构处于运动状态下,获取控制指令;
获取第一角度值和第二角度值,所述第一角度值为所述第一导风机构的当前角度值,所述第二角度值为所述第二导风机构的当前角度值;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所述第一角度值和所述第二角度值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所述第二导风机构的运动参数,以使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所述第二导风机构配合按预设工作模式运动。
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对于设置有能够独立控制的第一导风机构和与第一导风机构的扫风方向相同的第二导风机构的空调器,当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取预设工作模式指令,可以根据预设工作模式指令以及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的当前角度值,对第一导风机构的第一导风机构的运动参数以及第二导风机构的第二导风机构的运动参数进行调整,能够对处于运动状态中的第一导风机构和第二导风机构的工作模式进行快速切换,从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感知。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工作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同步导风模式,所述同步导风模式为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所述第二导风机构在目标运动范围内以相同速率、相同方向、相同角度进行运动,所述目标运动范围为第一范围角度与第二范围角度之间的范围;
交叉导风模式,所述交叉导风模式为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所述第二导风机构在目标运动范围内以相同速率、相反方向进行中心对称运动,所述目标运动范围为第一范围角度与第二范围角度之间的范围,所述中心对称运动为在运动状态下,所述第一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角度值的和等于所述第一范围角度的角度值与所述第二范围角度的角度值的和。
可以根据空调器的导风机构的控制需要,将预设工作模式设置为或者多种模式,可以增加导风机构的操作方式的多样性,从而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机构的运动参数包括第一运动速率、第一运动范围以及第一运动方向,所述第二导风机构的第二导风机构的运动参数包括第二运动速率、第二运动范围以及第二运动方向,当所述预设工作模式为所述同步导风模式,所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所述第一角度值和所述第二角度值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机构和所述第二导风机构的运动参数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7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描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太阳能热水的增压水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