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TERT靶向物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17621.5 申请日: 2020-05-18
公开(公告)号: CN113683703B 公开(公告)日: 2023-08-15
发明(设计)人: 李新哲;杨仕明;朱金伟;常杏;胡长江;高梦圆;和丽娇;吴亚冉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A61K38/10;A61K47/64;A61K33/243;A61P35/00
代理公司: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代理人: 严仕力
地址: 400037 重***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htert 靶向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hTERT的靶向物,具有拮抗hTERT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Complex I)的亚基ND1蛋白互作的作用,该靶向物是氨基酸序列为YGRKKRRQRRRGPFALFFMAEYT(SEQ ID NO:1)的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靶向物在制备拮抗hTERT/ND1蛋白互作的调节剂中的用途,该靶向物通过增强耐药肿瘤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进而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肽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人端粒酶逆转录酶靶向物及其在制备增强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调节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端粒酶(Telomerase)在细胞中负责延长端粒,其本质是逆转录酶,可填补DNA复制中损耗的端粒,对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发挥重要作用。Elizabeth Blackburn,Carol Greider及Jack Szostak由于在端粒和端粒酶中的卓越贡献而荣获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是人端粒酶的核心催化亚基,可通过维持端粒长度,增强端粒活性促进肿瘤增殖、侵袭转移以及抵抗凋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HarleyCB. Telomerase and cancertherapeutics. Nat Rev Cancer. 2008, 8(3):167-79.)。hTERT主要定位于细胞核,最近研究结果表明,hTERT也可以定位于线粒体;此外,hTERT可以非依赖于其经典的端粒酶逆转录酶活性发挥促癌作用。例如,有研究表明,hTERT可通过与MDM2相互作用,促进FoxO3a的降解,进而上调ITGB1促进胃癌侵袭转移(Hu C, Ni Z, Li BS, et al. hTERT promotes theinvasion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by enhancingFOXO3a ubiquitination andsubsequent ITGB1 upregulation. Gut. 2017, 66(1):31-42)。

hTERT的晶体结构目前尚未完全解析,目前对于TERT结构的了解主要来源于拟赤谷盗(T.castaneum),其TERT的结构中包含TRBD,fingers,palm和thumb等四个重要的结构域(Mitchell M, Gillis A, Futahashi M, et al. Structural basis for telomerasecatalytic subunitTERT binding to RNA template and telomeric DNA. Nat StructMol Biol. 2010, 17(4):513-8.)。T.castaneum TERT的主要结构示意图见图1。

在应激刺激的作用下,肿瘤细胞中的hTERT可转位至线粒体,hTERT进入线粒体后可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促进肿瘤细胞存活及化疗抵抗。然而,在化疗药物作用下,转位至线粒体的hTERT如何影响线粒体代谢及其具体耐药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同时,靶向干预转位至肿瘤细胞线粒体的hTERT,从而恢复线粒体功能,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治疗策略目前尚为空白。因此,探究hTERT线粒体转位抵抗化疗药物的具体机制,寻找干预靶点,并针对此靶点寻找解决方案,以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hTERT靶向物。

一种hTERT靶向物,其关键在于所述靶向物具有拮抗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Complex I)的亚基MT-ND1(简称ND1)蛋白互作的作用,所述靶向物是氨基酸序列为YGRKKRRQRRRGPFALFFMAEYT(SEQ ID NO:1)的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靶向物的合成方法。

一种上述靶向物的合成方法,其关键在于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76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