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下安装内燃动车防水浪开启式自通风主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6868.5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8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郑守海;任延生;魏小文;魏超;张卫;景万鹏;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10;H02K5/20;H02K9/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内燃 动车 防水 开启 通风 发电机 | ||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具体为车下安装内燃动车防水浪开启式自通风主发电机。解决动力分散型内燃动车上的开启式自通风主发电机存在的水浪极易通过进出风口进入电机内部的问题。该主发电机非传动端端盖的外端面上固定有导风筒,导风筒底部封口,顶部的开口向上,导风筒与非传动端端盖的外端面相对的侧面上,开有与非传动端端盖上的第一进风口位置正对的进风窗口。机座顶部靠近非传动端端盖一端开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上覆盖有机座进风筒。机座上的出风口的下部固定有挡水板,以防水浪经出风口溅入定子内。本发明使开启式自通风结构的主发电机满足了车下安装防水浪的要求,使其在动力分散型内燃动车上的推行成为一种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具体为车下安装内燃动车防水浪开启式自通风主发电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内燃动车的兴起,作为内燃动车核心部件的主发电机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内燃动车分为动力集中和动力分散两种类型,动力集中型有专用的拖动机车,柴油机和主发电机安装在拖动机车车架上部,该机车作为动力车不载客。动力分散型内燃动车没有专用拖动机车,柴油机和主发电机分散在载客车架下,不占用载客车内部空间。动力分散型内燃动车节省了专用拖动机车,降低了成本,节省的车厢可多拉旅客。因此该型内燃动车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动力分散型内燃动车虽然节省了车体空间,但主发电机安装在车架下部,没有车厢防护,运行环境恶劣。在部分发展中国家,铁路基础设施较差,发洪水时,有的铁路会被水淹没,因此要求内燃动车能够涉水运行,这对车下安装的开启式自通风主发电机提出了更高的结构防护要求。
开启式自通风主发电机,其结构特点如下(如图1所示):1)有较大容积功率和较好通风冷却效果;2)进风口设计在非传动端端盖2上,上面安装有进风口网罩3;三相引出线1设计在电机上部或斜上方。3)离心式风扇安装在传动端,采用自通风的方式对电机进行冷却。
目前,动力分散型内燃动车上的开启式自通风主发电机具有如下缺点:a)对于车下安装方式,进风口暴露在外,且沿着列车运行方向,各种灰尘、杂质极易附着在防护网上,长期不清理会使进风量减小,影响电机冷却;b)在发展中国家,铁路路基较差,雨天积水会淹没铁轨,列车运行产生的水浪极易通过进出风口进入电机内部,对电机绝缘性能造成极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动力分散型内燃动车上的开启式自通风主发电机存在的水浪极易通过进出风口进入电机内部,对电机绝缘性能造成极大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车下安装内燃动车防水浪开启式自通风主发电机。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车下安装内燃动车防水浪开启式自通风主发电机,包括机座,其上开有第一进风口的非传动端端盖;非传动端端盖的外端面上固定有导风筒,导风筒底部封口,顶部的开口向上,导风筒与非传动端端盖的外端面相对的侧面上,开有与非传动端端盖上的第一进风口位置正对的进风窗口。这样,通过设置导风筒,将轴向进风转至电机上方径向进风,减少水浪的进入。
为增大进风面积,保持足够风量,机座顶部靠近非传动端端盖一端开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上覆盖有机座进风筒,机座进风筒下端与机座外表面焊接,从而将第二进风口进风位置抬高,并使风从机座进风筒上部进入,防止了水浪或雨水经第二进风口进入定子。
机座上的出风口的下部固定有挡水板,以防水浪经出风口溅入定子内。
机车涉水运行,主发电机车下安装,采用全封闭结构是最容易实现的,但全封闭电机容积功率低,重量偏大,同时散热困难,温升也较高。本发明经过特殊的结构设计,改变电机进出风口的位置和风路,使开启式自通风结构的主发电机满足了车下安装防水浪的要求,或者少量进入后,能够不堆积,并尽快排出,能够发挥开启式自通风发电机较大容积功率、较好通风冷却效果的优势,使其在动力分散型内燃动车上的广泛推行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也为开启式自通风电机防止雨水溅入提供了有益的结构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开启式自通风主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68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