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1009.7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楠 |
主分类号: | C08L67/00 | 分类号: | C08L67/00;C08L5/08;C08K5/3492;C08G63/20;D01F6/92;D01F1/09 |
代理公司: | 合肥兆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1 | 代理人: | 陈龙勇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聚酯切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聚酯切片及其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抗静电聚酯切片中包含50‑80质量份的二元酸、1‑3质量份的小分子多元醇、1‑3质量份的固化剂和1‑2质量份的防静电剂,二元酸和小分子多元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的聚酯更加致密,在进行纺丝时不易产生断线的问题,且本发明中还包括有1‑3质量份的固化剂可有有效的将各个成分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致密的整体,1‑2质量份的防静电剂使得该抗静电聚酯切片在纺丝过程中不会出现静电情况,且纺出来的丝制作成织物也不会产生静电。是一种应用范围广,制备简单的抗静电聚酯切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酯切片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切片通常指聚合生产得到的聚酯原料一般加工成约4×5×2毫米左右的片状颗粒。聚酯生产的工艺路线有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PTA法具有原料消耗低、反应时间短等优势,自80年代起己成为聚酯的主要工艺和首选技术路线。大规模生产线的为连续生产工艺,半连续及间歇生产工艺则适合中、小型多种生产装置。聚酯的用途现包括纤维,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
当采用聚酯切片制备冬季、春季的面料与服装方面时,由于聚酯切片本身的分子结构特点,聚酯属于疏水性纤维,在纤维表面,水分子无法进入纤维内部,这就造成了在冬春季,由于面料的摩擦作用,在纤维表面会形成电荷的聚集,从而导致一方面,静电放电,造成火花并产生一定的电击,致使服用舒适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静电的积聚,造成了对灰尘的吸附作用,致使抗污能力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抗静电聚酯切片制备简单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且制备出来的抗静电聚酯切片无论是在纺丝合适织布的过程中均不会产生静电情况,本发明的内容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其技术点在于:所述的抗静电聚酯切片按照质量份数计,由50-80质量份的二元酸、1-3质量份的小分子多元醇、1-3质量份的固化剂和1-2质量份的防静电剂原材料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二元酸选自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二元酸选为精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混合物,所述的二元酸选为精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质量之比为(1-3):1。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小分子多元醇选自乙二醇、丁二醇、1,2,6-己三醇、丙三醇、1,2,4-丁三醇或季戊四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小分子多元醇为丙三醇和乙二醇的混合物,所述丙三醇和乙二醇质量之比为(1-6):1。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化剂选自环氧型固化剂、异氰酸酯系固化剂、咪唑固化剂、酰肼类固化剂和胺类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防静电剂选自聚胺类防静电剂、聚酯聚醚类防静电剂、聚丙烯酸酯类防静电剂、三嗪类防静电剂、聚氨酯类防静电剂和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三嗪类防静电剂为三甲氧基丙酰三嗪。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防静电剂为壳聚糖和三甲氧基丙酰三嗪的混合物,所述壳聚糖和三甲氧基丙酰三嗪的质量之比为(3-5):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其技术点在于:所述的一种抗静电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二元酸和小分子多元醇按比例混合调成浆料后倒入酯化反应器,酯化反应器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材料,设定酯化时间为2-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楠,未经王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1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