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计算的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0186.5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5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袁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16 | 分类号: | H04L27/16;H03F1/26;H03F1/42;H03F1/08;H03F3/26;H03F3/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计算 移动 网络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云计算的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包括信号采样模块、调频补偿模块,所述信号采样模块对基于云计算的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中通讯基站节点信号采样,信号采样模块连接调频补偿模块,调频补偿模块运用电感L2、电容C2、电容C3组成调频电路调节信号频率,然后运用电感L2滤除异常高频谐波信号,电容C2、电容C3滤除低频谐波信号,从而实现调频作用,最后两路信号一起输入三极管Q4、三极管Q5组成推挽电路提高信号开关速度,运用三极管Q3反馈高频补偿电路低电平信号至运放器AR2反相输入端内,调节运放器AR3输出信号峰值信号,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终端能够调节不同通道之间的数据传输频率,防止相邻频带之间的串扰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云计算的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世界各地对于5G技术的研发热度很高,国内外各主流标准化机构都已经认识到现阶段5G技术发展的迫切性,随着从4G到5G的发展,用户需求不断提高,室内外数据业务大幅度拓展,载波频率也将大幅度提升,在载波频率提升的基础上,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基于云计算进行用户资源的管理,大大提升了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的效率,然而也标志着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数据传输要求更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越高越容易出现相邻频带之间的串扰现象,大大降低基于云计算的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推广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云计算的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能够对5G通讯基站信号采样校准,转换为基于云计算的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终端的触发信号。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云计算的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包括信号采样模块、调频补偿模块,所述信号采样模块对基于云计算的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中通讯基站节点信号采样,信号采样模块连接调频补偿模块,调频补偿模块输出信号经信号发射器E1发送至基于云计算的5G移动网络监控系统终端;
所述调频补偿模块包括电感L2,电感L2的一端接电容C2、电容C4、电容C5、电阻R7的一端和信号采样模块输出端口,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2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电容C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5V、二极管D2的正极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接电阻R6的一端、可调电阻RW1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电阻R8、电阻R9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8、可调电阻RW1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阻R11、电容C6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电源+5V,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电阻R10、电容C7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9、电阻R10、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6的另一端接电阻R12、电感L3的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接电阻R12、电感L3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3的正极,运放器AR1的输出端接三极管Q4、三极管Q5的基极和电阻R4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负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电源+5V,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和电阻R14 、电容C8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15、电容C9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2的输出端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3的输出端接电阻R18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18的另一端接信号发射器E1。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0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敏胶生产用废胶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工业用真空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