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8568.9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7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微乐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7/964;C05F17/90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宜昌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海泡石粉和钟乳石使用醋酸溶液浸泡后,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经过高温煅烧后,羧甲基纤维素钠高温分解挥发,从而使得海泡石粉和钟乳石含有大量的孔隙,这样复混肥料中的有效成分被吸附在孔隙内,并缓慢释放从而增加了复混肥料的肥效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部分原料置于第一桶体中于高压条件下反应,将余下的原料置于第而桶体中反应,然后将第一桶体中原料与第二桶体中原料继续混合反应,并维持高压,如此可使反应充分,进而提高了复混肥料中氮磷钾含量;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第二桶体内壁负载有纳米金催化剂层,通过设置纳米金催化剂层可使反应更充分,从而提高复混肥料的氮磷钾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化肥的生产、利用上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部分群众由于缺乏科学合理使用化肥的知识,施用化肥品种过于单一或片面认为要增产,就要多施肥,致使施肥用量年年递增,我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7%,化肥消费量却占到世界用量的1/3以上,而产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产生副影响,这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还破坏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当前广泛应用的传统肥料存在着肥效期短,肥料的利用率低,不符合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肥效期长的复混肥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透水性的园林道路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混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5~10份的中药渣、2~6份的海泡石粉、3~5份的钟乳石、1~2份的生物菌、90~95份的鸡粪、2~3份的稻壳、5~10份的糠渣。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中药渣包括丹参药渣、当归药渣和石斛药渣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装置,所述制备装置包括:
第一桶体,其上端开设有第一进料口、以及进气口,所述第一桶体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第二桶体,其位于第一桶体下方,所述第二桶体上端设有第二进料口、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桶体顶部与第一桶体底部相抵触,所述第二桶体顶部对应第一通孔处设有第二通孔;
套管,其套设在第一桶体、第二桶体相抵触处外周,所述第二桶体可相对套管内壁转动以使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之间导通或封闭;
壳体,其套设在第二桶体外周并与第二桶体之间形成腔室,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油进口以及油出口;
所述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海泡石粉、钟乳石置于质量浓度为0.5~1%的醋酸溶液中浸泡2~4min,过滤后干燥,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后,于400~450℃下煅烧2~4h,得到混合物;
S2、转动第二桶体使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之间封闭,然后将混合物、中药渣、生物菌、水以及稻壳经第一进料口加入至第一桶体,并经进气口向第一桶体内通入氦气使第一桶体内压力保持为3~5Mpa,反应1~2h;经第二进料口向第二桶体内加入鸡粪、糠渣、生物菌反应1~2h,转动第二桶体使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之间连通,继续反应2~3h,经出料口排出后即得复混肥料。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生物菌包括粪链球菌、侧孢芽胞杆菌,紫云英根瘤菌、巨大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S2中通过油进口向腔室内通入热油以使第二桶体内温度为12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微乐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微乐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8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型轴承座
- 下一篇:一种尾矿回填农田表面处理多功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