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硝基氯化苯生产高纯度2,4-二氯氟苯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6366.6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智慧;沈忆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常山长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7/093 | 分类号: | C07C17/093;C07C25/13;C07C201/12;C07C20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孟鹏超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基 氯化 生产 纯度 二氯氟苯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硝基氯化苯生产高纯度2,4‑二氯氟苯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氯化反应,对硝基氯化苯用水溶解,与一定量的三氯化铁、氯气原料进行氯化反应,反应后的混合母液输送至结晶器中,冷却降温至10±1℃;冷却后的混合母液,逐步升温,使晶体发汗;升温发汗过程中,先收集5‑10分钟混合低油,再收集5‑10分钟混合高油,最后得到纯度大于99.0%的2.4‑二氯硝基苯晶体;第二步,氟化反应;第三步,重氯化,第二步生成的氟氯硝基苯晶体与一定量的水溶解,通入氯气,重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结晶,晶体分离,获得纯度≥99.5%的2,4‑二氯氟苯。该方法以对硝基氯化苯为原料,依次进行氯化、氟化和重氯化,分离采用物理分离法,低能耗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硝基氯化苯生产高纯度2,4-二氯氟苯的生产工艺,属于含氟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氯氟苯是环丙沙星与盐酸二氟沙星等喹诺酮类系列药物的重要原料。因喹诺酮类药物它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在市场上喹诺酮类药物占抗感染药物的比例逐年上升,尤以环丙沙星是目前已经上市的诺喹酮类药物中评价最高的一种,可供口服和静脉注射,市场前景可观。
2,4-二氯氟苯作为环丙沙星起始原料,其产品质量及价格, 直接影响到药物的发展。目前 2,4-二氯氟苯生产工艺路线长、 三废污染大、成本高、其产品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目前生产 2,4-二氯氟苯采用如下工艺路线:以二硝基氟苯为起始原料,经过氯化一步合成。此工艺路线存在安全可靠性低,因工艺流程过程中放出大量NO2气体,导致易发生爆炸,且工业设备难于采购,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所以目前我国 2,4-二氯氟苯的生产严重制约着我国环丙沙星的发展。为此要从国外进口 2,4-二氯氟苯,以满足环丙沙星的生产需要。
公开号:CN1139660,公开日:1997010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2,4-二氯氟苯的生产工艺,选用原料对硝基氯化苯,依次进行氯化、氟化、重氯化,具有工艺流程短、总收率高、原料成本低、原料易于采购,环境污染少、三废处理小的有点,现有技术中用蒸馏或精馏分离法不但难于分离中间体化合物,且中间体化合物高温下易分解并可能发生爆炸,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亟待提供一种2,4-二氯氟苯的合成及纯物理的、安全性高的提纯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2,4-二氯氟苯的合成及纯物理的、安全性高的提纯方法。该方法以对硝基氯化苯为原料,依次进行氯化、氟化和重氯化,氯化和氟化后的分离采用物理分离法,低能耗无污染,产品质量高,安全可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对硝基氯化苯生产高纯度2,4-二氯氟苯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氯化反应
对硝基氯化苯用水溶解,与一定量的三氯化铁、氯气原料进行氯化反应,反应后的混合母液输送至结晶器中,冷却降温至10±1℃;冷却后的混合母液,逐步升温,使晶体发汗;升温发汗过程中,先收集5-10分钟混合低油,再收集5-10分钟混合高油,最后得到纯度大于99.0%的2.4-二氯硝基苯晶体;
第二步,氟化反应
第一步收集的2.4-二氯硝基苯与一定量的二甲基亚砜、氟化钾原料进行氟化反应,反应后的混合母液输送至结晶器中,冷却降温至10±1℃;冷却后的混合母液,逐步升温,使晶体发汗;升温发汗过程中,先收集混合低油,再收集混合高油,最后得到纯度大于99.5%的氟氯硝基苯晶体;
第三步,重氯化
第二步生成的氟氯硝基苯晶体与一定量的水溶解,通入氯气,重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结晶,晶体分离,获得纯度≥99.5%的2,4-二氯氟苯。
优选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中,混合母液在结晶器中冷却降温的速率为0.1-0.3℃/min。
优选的,混合母液在结晶器中冷却降温的速率为0.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常山长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常山长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6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控制器的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