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牡丹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4774.1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4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渠志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渠志灿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Q19/02;A61Q19/00;A61Q19/08;A61K36/71;A61K36/65;C12G3/055;A61P29/00;A61P1/00;A61P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耿锟锟 |
地址: | 046000 山西省长治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牡丹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牡丹提取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一定量的牡丹花瓣和牡丹叶片,清洗,去除杂质;S2、将牡丹花瓣进行冻干处理,完毕后将牡丹花瓣研磨成粉末,待用;S3、将牡丹花瓣粉末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牡丹花瓣浸膏粉末;S4、将牡丹叶片碾碎,加入牡丹叶片重量1‑2倍的去离子水,静置1h‑4h,完毕后,加压过滤,得到牡丹叶片萃取液;S5、将牡丹叶片萃取液加入到牡丹花瓣浸膏粉末内,浸泡2h‑4h,完毕后,过滤,将滤渣烘干,干燥后的成品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牡丹提取物A。本发明提出的提取物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将牡丹不同部位中的有效成分顺利的提取出,提高了牡丹的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牡丹提取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牡丹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素有“百花之王”、“国色天香”之称,除了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之外,还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牡丹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功效,由于其不同部位中活性成分的溶解性不同,用单一的提取方法难以对牡丹不同部位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导致牡丹活性成分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因此,我们提出了牡丹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牡丹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牡丹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一定量的牡丹花瓣和牡丹叶片,清洗,去除杂质;
S2、将牡丹花瓣进行冻干处理,完毕后将牡丹花瓣研磨成粉末,待用;
S3、将牡丹花瓣粉末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提取温度为60℃-90℃,提取1h-2h,提取完毕后趁热过滤,过滤完毕后对滤液进行减压蒸馏,得到牡丹花瓣浸膏,将牡丹花瓣浸膏放入烘箱内进行干燥,并干燥后的成品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牡丹花瓣浸膏粉末;
S4、将牡丹叶片碾碎,加入牡丹叶片重量1-2倍的去离子水,0℃-5℃的条件下静置1h-4h,完毕后,加压过滤,得到牡丹叶片萃取液;
S5、将牡丹叶片萃取液加入到牡丹花瓣浸膏粉末内,30℃-60℃的温度下浸泡2h-4h,完毕后,过滤,将滤渣烘干,干燥后的成品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牡丹提取物A。
优选的,S1中,牡丹花瓣和牡丹叶片的质量比为1:0.5-2。
优选的,S3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石油醚或乙醇。
优选的,S3中,减压蒸馏温度为50℃-70℃,干燥温度为60℃-90℃。
优选的,S5中,干燥温度为60℃-90℃。
优选的,S5中,研磨后,对得到的粉末进行过筛处理,所述筛网的目数为150目-200目。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A1、称取一定量的牡丹根茎,将牡丹根茎切成0.5cm-2cm的小段,然后将牡丹根茎放入去离子水中,升温至沸腾状态,蒸馏1h-3h,得到牡丹根茎浓缩液,然后向牡丹根茎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进行提取,提取温度为60℃-90℃,提取1h-2h,提取完毕后趁热过滤,过滤完毕后对滤液进行减压蒸馏,减压蒸馏温度为50℃-70℃,得到牡丹根茎浸膏,将牡丹根茎浸膏放入烘箱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90℃,并干燥后的成品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研磨后,对得到的粉末进行过筛处理,筛网的目数为150目-200目,完毕后,得到牡丹根茎浸膏粉末;
A2、通过混粉机将牡丹根茎浸膏粉末与S5中得到的牡丹提取物进行混合,得到牡丹提取物B。
优选的,A1中,牡丹根茎与牡丹花瓣的质量比为(0.1-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渠志灿,未经渠志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4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柔性屏组件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