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淀粉糖生产的膜浓缩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0726.5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苏战华;王晓强;苏仲民;郑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兰梅勒(北京)分离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16 | 分类号: | C12P19/16;C12P19/14;C12P19/12;C12P19/02;C13K1/06;C13K1/08;C13K7/00;C13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淀粉糖 生产 浓缩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淀粉糖生产的膜浓缩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调浆,淀粉加调浆液制成混合浆料;(2)液化,加入液化酶并通过高温喷射完成液化;(3)过滤,板框压滤分离得到滤液和滤饼;(4)糖化,滤液加糖化酶完成糖化;(5)超滤脱色,对糖浆预过滤并使用超滤膜进行脱色;(6)纳滤浓缩,使用纳滤装置进行浓缩,得到的透过液可以回用为调浆水;所述滤饼加水离心制得稀糖液可以用于调浆回用。本发明回收再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和固废,与传统工艺相比,既能避免直接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回收用作调浆液和饲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废物处理成本,还能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食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淀粉糖生产的膜浓缩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淀粉糖是利用含淀粉的粮食、薯类等为原料,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包括麦芽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淀粉糖消费领域广、消费数量大,是淀粉深加工的支柱产品,长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造纸等诸多行业。近年来,伴随着玉米深加工、食品工业的发展、酶制剂等生物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我国淀粉糖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朝着多品种、个性化、专一化和规模化发展,产量大幅增加,品种结构日益完善。
然而传统的用于淀粉糖的生产工艺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和固废,不仅需要大量消耗水资源,且利用活性炭脱色产生的固废无法进行再次利用,如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增加了处理的成本。此外,传统用于淀粉糖生产的膜浓缩生产工艺在浓缩阶段使用的蒸发系统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整套生产线的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淀粉糖生产的膜浓缩生产工艺,可以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废水,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废水排放的处理费用,还能降低工艺系统整体对水资源的消耗,增加了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淀粉糖生产的膜浓缩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调浆:向淀粉中加入调浆液,将淀粉调浆至制成混合浆料;
(2)液化:加入液化酶,在105-110℃下进行喷射液化,控制喷射时间为4-6min,然后通过闪蒸降温到90-95℃,补充添加液化酶并维持液化一段时间;
(3)过滤:板框压滤液化得到的糖液,得到滤饼和清液;
(4)糖化:待所述滤液降温至55-65℃,调节pH为4.5-5,加入糖化酶糖化;
(5)超滤脱色:将糖化后的反应产物通过过滤装置预过滤,然后经超滤装置脱色;
(6)纳滤浓缩:利用纳滤装置对脱色后的糖液进行浓缩,得到的浓缩液即为成品淀粉糖浆;
还包括:向步骤(3)得到的滤饼加入水或步骤(6)纳滤浓缩的透过液后离心,得到稀糖液和糖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调浆液为水、稀糖液、透过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液。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采用独特的膜过滤法脱色,摒弃了传统工艺的活性炭压滤工艺,可以有效避免含活性炭的固体废物无法回收利用而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得到的浓缩液细腻,稳定性好。生产过程中使用独特的纳滤浓缩方法,效率快,检测方便,与传统蒸法浓缩相比,人工、能耗及占地面积均显著减少。本发明离心分离得到的固体糖渣经过干燥粉碎可以用作饲料,不仅可以避免固废排放,还能出售获取利益,与传统工艺相比,既能避免直接倾倒滤饼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回收用作饲料和调浆液,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废物处理成本,还能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混合浆料的浓度为20-22°Bé,pH为5.5-5.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兰梅勒(北京)分离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兰梅勒(北京)分离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0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