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生理信号人工智能分析的疲劳驾驶告警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7781.2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3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蔡沈健;沈纲祥;张强;胡南;周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乐达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369 | 分类号: | A61B5/369;A61B5/398;A61B5/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生理 信号 人工智能 分析 疲劳 驾驶 告警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电生理信号人工智能分析的疲劳驾驶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采集前额三通道电生理信号,构造原始待处理数据矩阵Sraw=[s1,s2,s3]并放入缓存;
步骤S2:对所述缓存内的原始待处理数据矩阵Sraw作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矩阵S;
步骤S3:对所述预处理后的数据矩阵S作多通道经验模态分解,三个通道上分别得到通道间对应频率一致的多个本征模函数分量,其中第i个通道上的第n个本征模函数分量表示为;
步骤S4:根据所述本征模函数分量,基于矩阵联合对角化得到三个通道上各自的脑电信号ei、垂直眼电分量vi和水平眼电分量hi;
步骤S5:将所述三个通道上各自的垂直眼电分量vi和水平眼电分量hi合并得到汇总的垂直眼电信号v和水平眼电信号h;
步骤S6:将所述三个通道各自的脑电信号ei、汇总的垂直眼电信号v和水平眼电信号h输入预先搭建并训练好的多通道循环神经网络,根据输出结果判断是否属于疲劳驾驶;
其中对所述预处理后的数据矩阵S作多通道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为:
步骤S31:由序列采样法在二维球面上获得合适的均匀采样点集,确定三维空间的多个方向向量;
步骤S32:将所述预处理后的数据矩阵S在L个方向向量上做投影,形成L个二维球面上的投影,确定投影后形成的各个矩阵各列向量的极值所在位置,在每列的极值点周围插值获取多维包络,计算包络均值,其中在每列的极值点周围插值获取多维包络El,l=1,2,...,L;
步骤S33:计算所述预处理后的数据矩阵S与所述包络均值M的差值H=S-M,判断差值H是否满足所述本征模函数分量的筛分停止条件,若不满足,则用所述差值H替换所述预处理后的数据矩阵S,重复进行步骤S32、步骤S33,若满足,则定义,进入步骤S34;
步骤S34:判断预处理后的数据矩阵S与已分解出的各个本征模函数分量做差形成的余量R=S-IMF1-IMF2-…-IMFn是否满足多通道经验模态分解终止条件,若满足终止条件,则停止本征模函数分量提取;若不满足,将所述余量作为输入,返回至所述步骤S32开始循环;
基于矩阵联合对角化得到三个通道上各自的脑电信号ei、垂直眼电分量vi和水平眼电分量hi的方法为:
步骤S41:对于第i个通道上的第n个本征模函数分量,以多个数据点滑动、1个数据点交迭,构造增广数据矩阵Xi,n,n=1,2,...,N,i=1,2,3,根据所述增广数据矩阵计算除第一本征模函数分量和第二本征模函数分量之外的本征模函数分量对应的本征模协方差矩阵,其中n=3~7,(·)T为矩阵转置;
步骤S42:对于第n(n2)个本征模函数分量,计算三通道数据分别对应的本征模协方差矩阵C1,n、C2,n与C3,n的联合对角化,并提取对应于绝大部分能量的主成分基矩阵Un;
步骤S43:以第六个主成分基矩阵U6为垂直眼电分量的参考基矩阵,对于第n=3,4,5,7个主成分基矩阵的第k列向量un,k,若与参考基矩阵形成的相关系数大于预设阈值,则将该向量作为所述主成分基矩阵中垂直眼电分量基矩阵Uv,n的新增列,否则将其作为水平眼电分量基矩阵Uh,n的新增列,最终形成垂直眼电投影矩阵、水平眼电投影矩阵,n=3,4,5,7和对应于垂直眼电分量参考基矩阵的参考投影矩阵;
步骤S44:对于第i个通道,通过所述垂直眼电投影矩阵Pv,n和水平眼电投影矩阵Ph,n分别计算出垂直眼电数据矩阵和水平眼电数据矩阵,由向量构造矩阵相反的方式通过所述垂直眼电数据矩阵Vi和水平眼电数据矩阵Hi分别反构造出垂直眼电分量vi和水平眼电分量hi,再由三通道数据上各自与垂直眼电分量vi和水平眼电分量hi的差值计算脑电信号ei=si-vi-h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乐达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乐达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77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