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刚度阻尼可调的钢管码放捆扎运送装置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8230.X | 申请日: | 2020-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3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梅;李新贺;许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35/36 | 分类号: | B65B35/36;B65B13/18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度 阻尼 可调 钢管 码放 捆扎 运送 装置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刚度阻尼可调的钢管码放捆扎运送装置就工作方法,包括:地轨、运送机构、排码机构、捆扎机构;所述地轨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基础上;所述运送机构安装在所述地轨的纵向轨道槽中;所述排码机构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基础上;所述捆扎机构安装在所述地轨的横向轨道槽中;所述排码机构将钢管码放在所述运送机构的落料槽中,然后所述捆扎机构左移到工作位置,所述运送机构前后移动,将码放好的钢管两端分别送入到前后两个捆扎机中捆扎,捆扎完成后,所述捆扎机构右移复位,所述运送机构在所述地轨的轨道槽中前进,将捆扎的钢管运送到指定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刚度阻尼可调的钢管码放捆扎运送装置及工作方法,将钢管进行码放、捆扎成型,然后运送到存放车间,具体涉及一种刚度阻尼可调的钢管码放捆扎运送装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基础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钢管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但是,现有的钢管捆扎装置,不能将钢管的码放捆扎运送一并实现,大多需要复杂的环节以及大量的人力。同时,在钢管的码放过程中,由于钢管重量加大,会因为冲击对钢管的表面造成碰撞损害,市场急需一种可以对冲击进行缓冲以及最大自动化的装置。所以,设计一种刚度阻尼可调的钢管码放捆扎运送装置及工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刚度阻尼可调的钢管码放捆扎运送装置及工作方法的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刚度阻尼可调的钢管码放捆扎运送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地轨、运送机构、排码机构、捆扎机构;所述地轨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基础上;所述运送机构安装在所述地轨的纵向轨道槽中;所述排码机构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基础上;所述捆扎机构安装在所述地轨的横向轨道槽中;所述排码机构将钢管码放在所述运送机构的落料槽中,然后所述捆扎机构左移到工作位置,所述运送机构前后移动,将码放好的钢管两端分别送入到前后两个捆扎机中捆扎,捆扎完成后,所述捆扎机构右移复位,所述运送机构在所述地轨的轨道槽中前进,将捆扎的钢管运送到指定位置;所述地轨包括:纵向轨道、横向轨道;所述纵向轨道截面为“凹”字型,轨道槽内加工有沉头通孔,两根纵向轨道按照一定的间距,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基础上;所述横向轨道截面为“凹”字型,轨道槽内加工有沉头通孔,所述横向轨道与所述纵向轨道通过焊接连接,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基础上。
进一步的,所述运送机构包括:底座、万向轮、传动轴I、滚轮、电机I、油气弹簧装置、落料槽、运送带、电机II;所述底座通过焊接加工而成,为长方形框架,每个直角上加工有一个通孔,底面上焊接有一个电机安装架和两个支撑架,顶面上焊接有四个滑槽和两个连接耳,滑槽焊接在长边两端,两个为一组,槽口相对,连接耳焊接在短边中部;所述万向轮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通孔中,所述万向轮内侧安装有刹车片,通过控制卡钳实现所述运送装置的制动;所述传动轴I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所述底座底面的支撑架上;所述滚轮有两个,分别通过键连接安装在所述传动轴I的两端;所述电机I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所述底座的电机安装架上;所述油气弹簧装置有两个,两端各加工有一个连接耳,底端的连接耳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所述底座的短边顶面的连接耳上;所述落料槽整体呈“V”字型,每边的侧壁上焊接两个长方体的安装柱,安装柱的头部安装有滑轮,底部加工有一个长方形的缺口,并从侧面等距的镗有三个通孔,每个通孔安装一个滚轴,并且两端加工有连接耳,中部焊接一个电机安装台,所述落料槽上的滑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滑槽中,实现所述油气弹簧装置的导向,所述底座底部的连接耳通过铰接方式与所述油气弹簧装置连接;所述运送带安装在所述落料槽底部的滚轴上;所述电机II安装在所述落料槽中部的电机安装台上,通过带传动与中间的滚轴连接;工作时,所述油气弹簧装置进行缓冲和支撑,待钢管码放捆扎完成后,所述电机I带动所述运送机构在所述地轨中前进,运送到定点位置后,所述电机II带动所述运送带转动,进行卸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82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