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育秧基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1114.5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7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安;王立涛;关立松;胡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台县淮之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4/10 | 分类号: | A01G24/10;A01G24/12;A01G24/15;A01G24/17;A01G24/20;A01G24/22;A01G24/23;A01G24/25;A01G24/28;A01G24/60;B07B1/22;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 |
地址: | 232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育秧 基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秧基质,所述育秧基质由以下体积份的原料组成:秸秆发酵物40‑50份、水稻土10‑16份、椰糠10‑16份、微生物菌剂2‑4份、腐殖酸4‑6份、木屑腐熟物20~30份;所述水稻育秧基质由下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具体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破碎:秸秆发酵物中的玉米秸秆进行破碎;步骤二、分类筛选:水稻土的组成材料通过分类筛选装置进行分类筛选;步骤三、发酵:破碎后的玉米秸秆、牲畜粪便和稻壳灰进行混合发酵;步骤四、混合:分类筛选后的水稻土原材料进行混合制备;步骤五、制备:秸秆发酵物、水稻土、椰糠、微生物菌剂、腐殖酸和木屑腐熟物添加混合制备成水稻育秧基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涉及水稻育秧技术,具体是一种水稻育秧基质。
背景技术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水稻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基质栽培,基质栽培是指在一定的场所或容器内通过基质固定植物根系并吸收营养液和氧气的植物栽培方法。无土栽培基质是能为植物提供稳定协调的水、气、肥结构的生长介质,它除了支持、固定植株外,更重要的是充当养分和水分的载体,使来自营养液的养分和水分得以中转,植物根系从中按需选择吸收。而育苗基质是基质中专用于育苗的基质。随着育苗水平和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育苗基质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公开号为CN 106396938 A的一种水稻育秧基质,该水稻育秧基质,通过将甲壳素、烯丙苯噻唑、腐殖酸按特定的比例混配对立枯病菌的抑制增效作用明显,不仅防控效果好,且有利于减少农药施用量和降低农药成本,同时专门针对水稻秧苗期而设计,且将药肥结合于一体,能够减轻农事操作,省时省工省力;
但是,该水稻育秧基质在制备基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制备过程中会补充添加较多的田土,田土的大量添加会分散水稻育秧基质的营养力;2、田土的营养力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判定,田土对于水稻育秧的营养力很难保证;3、该基质中添加了众多肥料,水稻育秧基质成本大大增加,不适用于大范围的推广;4、该水稻育秧基质在制备过程中,没有将原料加以筛选过滤,育秧基质中会残留无用的杂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稻育秧基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育秧基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稻育秧基质,所述育秧基质由以下体积份的原料组成:秸秆发酵物40-50份、水稻土10-16份、椰糠10-16份、微生物菌剂2-4份、腐殖酸4-6份、木屑腐熟物20~30份;
所述水稻育秧基质由下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破碎:秸秆发酵物中的玉米秸秆进行破碎;
步骤二、分类筛选:水稻土的组成材料通过分类筛选装置(1)进行分类筛选;
步骤三、发酵:破碎后的玉米秸秆、牲畜粪便和稻壳灰进行混合发酵;
步骤四、混合:分类筛选后的水稻土原材料进行混合制备;
步骤五、制备:秸秆发酵物、水稻土、椰糠、微生物菌剂、腐殖酸和木屑腐熟物添加混合制备成水稻育秧基质。
进一步地,所述育秧基质由以下体积份的原料组成:
秸秆发酵物45份、水稻土13份、椰糠13份、微生物菌剂3份、腐殖酸5份、木屑腐熟物25份。
进一步地,所述秸秆发酵物由牲畜粪便、玉米秸秆以及稻壳灰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台县淮之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凤台县淮之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1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