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转录多交叉置换扩增结合纳米生物传感检测SARS-CoV-2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6962.1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军;蒋维佳;黄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众天律师事务所 11478 | 代理人: | 李新军 |
地址: | 5500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转录 交叉 置换 扩增 结合 纳米 生物 传感 检测 sars cov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转录多交叉置换扩增结合纳米生物传感检测SARS‑CoV‑2的方法,所述方法针对SARS‑CoV‑2的开放阅读框1a/b(F1ab)片段和N基因两个靶标,使用独特设计的多交叉置换扩增引物,并在多交叉置换扩增中的F1ab序列交叉引物CP1的5’端标记地高辛半抗原,在N基因交叉引物CP1的5’端标记荧光素FITC半抗原,所述方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F1ab片段及N基因扩增的产物能被高分子纳米生物传感器可视化检测。所述方法便捷、快速、敏感、特异,适宜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检测方法,属于微生物学领域。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syndrome)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将这种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后来被更名为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本次出现的病毒肺炎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
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s)是一大类病毒,因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病毒包膜上有类似日冕的棘突而被命名为冠状病毒,可感染哺乳动物及鸟类,导致多种疾病。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共有6种,其中4种冠状病毒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冠状病毒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冠状病毒)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SARS-CoV-2归类于网巢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归属于B属,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50-200nm,为单链正股RNA病毒。S蛋白是病毒的主要蛋白之一,其编码基因用于病毒分型,而N蛋白包裹病毒基因组,可作为诊断抗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中采取的检测方法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中开放读码框1a/b(open reading frame 1ab,ORF1ab)和核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两个靶标分别设计一套引物,采用常规检的实时荧光RT-PCR对疑似病例标本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进行检测。该方法在疫情的病原体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各省实验室几乎都参照指南现有的该方法对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确诊和高危人群的病毒核酸筛查。然而,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需要昂贵的荧光定量RT-PCR仪器,一般的实验室不能满足仪器设备要求;(2)该方法从提取核酸到出具报告需要4至5个小时,影响应急检测效率;(3)该方法检出结果阴性也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存在因技术本身敏感性不足导致假阴性的可能性。此外,如何实现早期检测,尽早识别发病早期病例或处于潜伏期尚未发病的病毒携带者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最近个别地区出现了经历4-5次的荧光RT-PCR检测才出现核酸阳性的发热病例,该情况很有可能是因RT-PCR检测方法灵敏度不够所致。基于以上不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部分省市相关机构已相继向社会征集新型冠状病毒快速和早期检测技术,望能达到满足当前和今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实验室检测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69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