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车车厢滚塑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2564.2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6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赵虹旭;赵家巨;周诗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虹旭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04 | 分类号: | B29C41/04;B29C41/46;B29K105/0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森越知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8 | 代理人: | 尤志君 |
地址: | 4159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车 车厢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房车车厢滚塑制作工艺,涉及滚塑成型工艺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安装;S2、预热:对模具的内膜进行加热;S3、一次投料:将PE料注入模内;S4、加热熔融:通过对模具的加热和纵横向的滚动旋转,使物料均匀地布满模具内腔并且熔融;S5、二次投料:打开模具,将保温、隔音功能的填充剂加入滚塑件的中间;S6、成型;S7、冷却脱模。本发明中通过滚塑的方式来制作车厢,大大降低了模具成本低,且滚塑工艺适合成型大型塑料制品;通过保温、隔音功能的填充剂的加入,使得整个车厢在具有高强度的前提下,保温、隔音功能良好,整个发明通过滚塑工艺一次成型,降低了车壳成型周期,整个车厢的强度、刚性、隔热性能得到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塑成型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车车厢滚塑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制造行业多用钣金冲压成型各种轿车外壳覆盖件,用注塑成型前后保险杠和车门等,由于冷冲压模和注塑模造价昂贵,制造工期长,技术改进代价高,从而制约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再者由于钣金车壳重量大,能耗高,对环保不利。而注塑模抽芯困难,所以滚塑车壳便成了最佳选择。
而当前国内外已开发的滚塑、吹塑车壳多是单层或双层结构,而双层结构的车身依然具有强度、刚性、隔音隔热性能较差,质量较重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车车厢滚塑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房车车厢滚塑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安装:取用于生产房车车厢的模具,将模具安装在塑造机器上;
S2、预热:对模具的内膜进行加热,对模具的内壁进行预热;
S3、一次投料:将PE料注入模内,合上模具;
S4、加热熔融:通过对模具的加热和纵横向的滚动旋转,使物料借自身重力作用和离心力作用均匀地布满模具内腔并且熔融;
S5、二次投料:打开模具,将保温、隔音功能的填充剂加入滚塑件的中间,合上模具后,继续加热至填充剂的软化点;
S6、成型、继续提高加热室温度,使保温、隔音功能的填充剂熔融发泡填充产品内腔;
S7、冷却脱模、将模具转入冷却室,先空冷再水冷,冷却后将制品从模具内脱模取出。
优选的,所述模具的旋转转速为6-40rpm。
优选的,所述预热的温度为120-160℃。
优选的,所述保温功能的填充剂为聚烯烃发泡料、聚氨酯发泡料、 PVC发泡料或聚乙烯发泡料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PE料在加入模具之前,需要进行处理,步骤如下:
A、将加工房车车厢所需要的PE料洗净后,进行干燥处理,备用;
B、取破碎机一台,将步骤A中处理后的PE料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粉末状的PE颗粒;
C、将处理后得到的PE颗粒进行收集;
D、对PE颗粒进行存放时,保证无尘、干燥,并且将存放的温度控制在20-30℃。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加工处理后的PE颗粒30-100目。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对模具的加热温度为260-280℃,模具内温度为170℃至18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虹旭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虹旭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2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果形环槽单面紧固件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噪音检测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