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分析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0808.5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5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许腾;陈文景;曾伟奇;刘足;李永军;王小锐;苏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微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州微远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微远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深圳微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微远(深圳)医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B30/10 | 分类号: | G16B3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海恬 |
地址: | 51013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冠状病毒 变异 分析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分析方法及应用,属于基因测序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数据获取、数据过滤、数据比对、变异检测、坐标分析、坐标校正和变异注释步骤。该方法不仅可以对纯病毒培养物测序数据进行变异检测,还可以对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变异检测,使用范围更广。同时还能准确对核糖体移码进行注释,以及对联合突变进行准确注释,提高了变异检测的准确率。此外还可以对病毒变异进行动态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测序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分析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在临床上,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症状差异较大,从无症状到危重症都有可能发生。除了个体因素的差异外,病毒变异也可能是导致感染患者症状差异大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突变速率约为每月2~4个突变,目前在已知的株系发现了超过25个突变的变异株。病毒的变异会显著影响其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甚至出现耐药问题而加大治疗难度。所以对病毒变异的监测极为重要,可以为防控疫情和治疗患者提供科学依据,以及为疫苗开发和药物靶点筛选等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然而,目前尚未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变异检测方法,若直接使用第三方通用软件会造成变异检测不准确、注释错误等问题。病毒的变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及时地监测病毒变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需要从患者采集样本后直接测序,这样才能真正监测到病毒在患者身上发生的变异。如果从患者采集样本后经过分离培养再测序进行变异检测,此时检测的变异可能并不是患者当时携带的病毒的变异信息了,因为在培养过程中病毒也会发生变异。
从患者身上采集样本后直接测序需要用到宏基因组学的方法,但目前的第三方通用变异检测方法是不支持宏基因组学测序的,直接使用会带来很多检测错误。
综上所述,目前缺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开发的变异检测软件,第三方通用软件无法直接处理宏基因组测序数据,变异检测错误率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分析方法,采用该检测分析系统对2019-nCoV进行检测,不仅支持纯培养病毒测序,还能够支持宏基因组学测序、支持糖体移码注释,且变异检测准确率高,同时还可监测同一患者体内病毒的动态变异。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获取:获取高通量测序得到的基因测序数据;
数据过滤:将上述得到的基因测序数据依次进行低质量序列过滤、宿主序列过滤;
数据比对:将上述过滤后序列与2019-nCoV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并将比对上序列进行排序,生成位点一致性文件;
变异检测:对上述位点一致性文件进行分析,分别识别并统计snp、insertion、deletion 三种变异类型,并统计每个位点的基因组坐标P、总覆盖深度D、snp深度Ds、insertion深度 Di、deletion深度Dd,用Dv表示Ds或Di或Dd,当Dv≥阈值N时,则判定该变异为可信的,该位点为变异位点,其中N为自然数;
坐标分析:分析变异位点坐标,当变异位点的基因组坐标P满足G_start≤P≤G_end,则该变异位点所在基因为G,其中G_start表示基因G的起始位点,G_end表示基因G的终止位点,G表示2019-nCoV的任意一个基因;
坐标校正:根据核糖体移码信息对CDS原始坐标Pc’进行校正,先从注释数据库中读取变异位点所在基因的核糖体移码信息,当该基因被标记为有核糖体移码,发生移码位点的基因组坐标记为Pr,移码数记为K,则当Pc’≥Pr时,CDS坐标Pc更正为Pc=Pc’+K,当Pc< Pr时,CDS坐标无需更正,Pc=P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微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州微远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微远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深圳微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微远(深圳)医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微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州微远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微远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深圳微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微远(深圳)医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8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