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道岔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72908.3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2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香;罗建利;周文;方永东;张亚军;霍震杨;郑桂东;葛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7/10 | 分类号: | E01B7/10;E01B7/14;B61L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王淑梅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道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道岔,轨道道岔包括:固定轨道;从动轨道组件,与固定轨道相连接;主动轨道,与从动轨道组件相连接,从动轨道组件位于固定轨道和主动轨道之间;其中,主动轨道相对固定轨道摆动,摆动的主动轨道带动从动轨道组件运动。通过设置由主动轨道对接岔路并通过主动轨道带动从动轨道组件运动的轨道道岔结构,使主动轨道成为对接和驱动的轨道结构,以将轨道道岔主题的弯转和摆动集中在从动轨道组件上实现,从而缩短了主动轨道的长度,简化了主动轨道的结构复杂度,进而降低主动轨道的制造难度,并使轨道道岔可以满足三条岔路以上的轨道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轨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道岔。
背景技术
磁浮道岔是磁浮线路中的换线设备,磁浮道岔的类型主要包括单开道岔、三开道岔、单渡线道岔及交叉渡线道岔,三开及渡线等道岔类型均是以单开道岔为基础衍生而来。目前磁浮交通领域还未有五开道岔,若五开道岔也采用类似三开道岔结构型式,则需要加长主动梁的长度,主动梁长度过长,制造难度太大,无法实现,若加大转辙角度,相邻梁间转角过大,影响列车通过的安全。此外在车场线,为实现全部列车进库保养检修的需要,通常需在车场线设置多个单开、三开等道岔,占地面积较大,控制复杂,成本高。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以适用于五开甚至更多岔路选择的道岔结构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轨道道岔。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道岔,轨道道岔包括:固定轨道;从动轨道组件,与固定轨道相连接;主动轨道,与从动轨道组件相连接,从动轨道组件位于固定轨道和主动轨道之间;其中,主动轨道相对固定轨道摆动,摆动的主动轨道带动从动轨道组件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轨道道岔包括固定轨道、从动轨道组件和主动轨道。固定轨道为轨道道岔的接入端,车辆由固定轨道驶入轨道道岔。主动轨道和从动轨道组件组成了轨道道岔的轨道切换结构,主动轨道为轨道道岔的接出端,列车由主动轨道驶入岔路轨道。其中从动轨道组件设置在主动轨道和固定轨道之间,并与主动轨道和固定轨道相连接,以形成固定轨道-从动轨道-主动轨道的轨道结构。在切换岔路的过程中,主动轨道相对固定轨道摆动,以将主动轨道从当前连接岔路切换至其他岔路上。期间,摆动的主动轨道带动从动轨道组件一同运动,以使从动轨道组件的位置和形状与完成岔路切换的主动轨道相匹配。通过设置由主动轨道对接岔路并通过主动轨道带动从动轨道组件运动的轨道道岔结构,使主动轨道成为对接和驱动的轨道结构,以将轨道道岔主题的弯转和摆动集中在从动轨道组件上实现,从而缩短了主动轨道的长度,简化了主动轨道的结构复杂度,进而降低主动轨道的制造难度。并且,设置在主动轨道和固定轨道间的从动轨道组件的转动不受限制和干涉,转辙角度范围较大,可以满足三条岔路以上的轨道切换,以通过该轨道道岔替代多个常规的单开、三开道岔。进而实现了优化轨道道岔结构,缩短主动轨道长度,降低轨道道岔生产难度,拓宽轨道道岔适用岔路数目,降低用户使用成本的技术效果。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轨道道岔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从动轨道组件包括多个从动轨道,多个从动轨道之间转动相连接,且多个从动轨道相串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从动轨道组件的结构做出了具体限定。从动轨道组件由多个从动轨道组成,多个从动轨道之间转动相连,并且多个从动轨道相串接。工作过程中,多个串接的从动轨道随同主动轨道一同摆动,并在摆动过程中发生弯转,以满足切换岔路过程中的转向需求。通过将多个转动相连的从动轨道串接在一起,增大了从动轨道组件的转辙角度,使从动轨道组件可以适用于三条岔路以上的切换,从而实现了优化轨道道岔结构,提升轨道道岔适用范围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2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