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迁移学习的青光眼眼底图像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43234.4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6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汪毅;徐志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迁移 学习 青光眼 眼底 图像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青光眼眼底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青光眼数据集,并对青光眼眼底图像进行预处理,以达到训练模型要求;
步骤S2、构建卷积神经网络R-VGGNet;
步骤S3、将预处理后的训练数据集加载到R-VGG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模型的迭代训练和特征提取;
步骤S4、将提取到的特征输入softmax分类器,完成对青光眼的分类识别,得到最终的识别模型;
步骤S5、载入测试数据集到最终的识别模型中,输出对应的分类准确率。
所述步骤S1中对青光眼眼底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删除污染严重以及无使用价值的图像;
步骤S102、对数据集进行标注,分为健康人的眼底图像和青光眼患者的眼底图像;
步骤S103、对获取的眼底图像进行裁剪,去除多余的图像背景;
步骤S104、对于一些曝光不足的图像进行直方图均匀化,去除图像的噪声;
步骤S105、提取ROI:采用python的pillow库中crop操作,设定固定的裁剪区域,即视盘和视杯部分,将所有图像的尺寸都裁剪为224x224,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
步骤S106、采用数据增强手段:在原数据集的基础上采取水平、竖直两个方向平移、旋转、比例缩放、以及翻转,实现对样本的扩充;其中旋转的度数分别为:30°、60°、90°、180°;
步骤S107、构建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将数据集按照样本比例为9:1分成训练集与测试集两部分;
所述步骤S2构建卷积神经网络R-VGGNet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分类器设置两个全连接层Fc1和Fc2,同时在全连接层之后加入Dropout层,并且设置Dropout率为0.5;同时在每个全连接层之后引入线性修正单元,用来解决梯度弥散问题;
步骤S202、设置第1个全连接层输出神经元个数为1024个,第2个全连接层输出神经元个数为2个;将VGG16原有模型中第1个全连接层输出神经元个数为4096设置成1024,同时将包含1000个节点的Softmax层用一个包含2个节点的Softmax层代替;
所述步骤S3将预处理后的训练数据集加载到R-VGG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模型的迭代训练和特征提取,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识别网络模型R-VGGNet以VGG16网络模型作为基本网络结构;VGG16网络由3×3的卷积核和2×2的最大池化层构成,共13个卷积层和3个全连接层;在每组卷积层之后都连接一层最大池化层,并且每个卷积层之后紧跟Relu激活函数,其抑制特性使得神经元具有稀疏激活性,有效解决了梯度弥散问题,同时加速网络收敛;对于任意第i层,0<i<16:
Zi=Wivi-1+bi (1);
vi=f(zi) (2);
其中,为激励向量,为激活向量,为权值,为偏置,Ni∈R为第i层的神经元个数;f(·)为激活函数Relu,其数学表达式为:
Relu(z)=max(0,z) (3);
步骤S302、优化网络模型,使损失函数尽可能的小: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和Momentum相结合,设定动量参数为默认值0.9,迭代次数为100次,Batch_size设定为32,初始学习率设定为0.001。学习率采用指数衰减法的更新策略;指数衰减法更新学习率的表达式为:
式中lr为衰减后的学习率,lr0为初始学习率,dr为衰减系数,gs为当前的迭代次数,ds为衰减步长,即每迭代指定次数更新一次学习率;表示向下取整;在训练过程中代价函数采用交叉熵损失函数Softmax计算损失;为了避免过拟合现象,在损失函数中附加L2正则化项,最终的损失函数表达式为:
式中θ为权重,x为批次训练样本,λ为正则化项系数,p为期望的类别概率,q为模型预测的类别概率;在训练过程中,当损失函数的loss值趋于稳定时将学习率再次调小,直至达到最小值时获得最优识别模型,最终设定学习率为0.0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32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头内陷治疗装置及文胸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气化铁路低频振荡抑制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