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屏专用的低介电高强度柔性透明导电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0666.1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3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陈燕舞;叶瑞庭;张浥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87/00 | 分类号: | C08L87/00;C08L81/02;C08K7/06;C08J5/18;C08G81/00;C08G75/08;H01B1/22;H01B5/16;H01B1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专用 低介电高 强度 柔性 透明 导电 薄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屏专用的低介电高强度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特点是包括萘环型聚乙二醇丙烯酸酯、萘基芴聚硫醇、丙烯酸酯稀释剂、硫醇稀释剂、纳米银线和光引发剂充分混合均匀在一起制成的喷涂液,然后将喷涂液喷涂在离型膜上,在温度为40‑60℃的烤箱中,采用365‑400 nm LED紫外灯,能量为200‑500mW/cm2下照射30‑120s,再将固化后的膜材从离型纸上剥离即可得到折叠屏专用的低介电高强度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其具备刚柔结合的特性,长期多次弯折不会出现折痕和蠕变,介电性能很低,具有良发的附着力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柔性透明导电薄膜领域,具体一种折叠屏专用的低介电高强度柔性透明导电薄膜。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触控屏幕中有一层透明电极,当前大部分的透明电极都是由铟锡氧化物(ITO)制成的,它的透明度可以达到92%,与玻璃相当。但这种ITO铟锡氧化物薄膜较为脆弱,不能将其用于柔性电子器件或显示器。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曲面屏,甚至是折叠屏正在逐步推广中,传统的ITO透明导电薄膜无法满足要求,业界正在逐步发展柔性的透明导电薄膜。
基于金属网格,石墨烯和纳米银线三种技术方案正在进行研究和逐步商业化,如申请号是201711227567.2、名称是“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作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其是基于石墨烯为导电基体构筑的透明导电薄膜;申请号是201611113863.5、名称是“一种高透光率金属网格柔性导电薄膜及其制备工艺”的中国发明专利,其是基于金属网格构筑的透明导电薄膜;申请号是201410122922.X 、名称是“柔性透明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其以金属网格和石墨烯两层作为导电层实现柔性透明导电效果。相对金属网格来讲,纳米银线为导电层的被业界视为最有前途的一种柔性透明导电薄膜。
当前纳米银线方案的透明导电薄膜主要是基于PET基材,PDMS基材,或COP基材,如申请号是201420371528.5、名称是“一种基于纳米银线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是三层结构,分别为含氟树脂涂层 抗刮防雾层、光学PET层、纳米银线导电层,其中纳米银线导电层的厚度为100~200nm,产品相较于ITO而言,采用纳米银线可以降低表面阻值,有效提高导电性能,采用纳米银线可以有效提高薄膜的耐弯折能力。申请号是201610761941.6、名称是“一种化学接枝改性的PET/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的制备”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在光学级镀膜PET表面分散纳米银线,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接枝上纳米银线,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薄膜,PET/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附着力强,耐挠曲性得到提高,同时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对于柔性电子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申请号是201610857858.9、名称是“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其通过在PDMS体系中加入纳米银线,并引入含氟树脂,构筑了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申请号是201610857735.5、名称是“具有超双疏功能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其通过在加成型有机硅胶中加入纳米银线和含氟聚醚纳米微球,构筑具备超双疏结构的透明导电薄膜。申请号是201410837487.9、名称是“一种高强度芳纶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在透明聚芳纶表面喷涂纳米银线,得到高强度芳纶透明导电薄膜,其制备方法简单、温和,得到高强度芳纶透明导电膜,具有芳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纳米银线良好的导电性。而且该膜柔性好,抗弯折,而且抗老化、使用寿命周期长,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领域。
在折叠屏手机领域,在动态折叠过程中,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不仅仅要求有很好的柔顺性和一定的刚度,柔顺性是保障透明导电层的耐弯折性能,刚度是保障在折叠的构成不产生折痕或蠕变,同时还该透明导电层具有低介电性能,因为低介电性能会影响到屏幕的显示灵敏度。且这种在现有基材如PET、COP或芳纶表面喷涂或涂敷纳米银线层,很难实现导电层与基材之间的良好附着性,再长期弯折过程中,会出现银线层与基材之间的分离。因此,现有报道的专利开发的透明导电薄膜在低介电性、柔顺性、刚度、回弹性及导电层的附着力等各个方面很难实现良好的平衡性,从而导致柔性透明屏幕开发的过程中,因为透明导电薄膜不成熟,而导致使用寿命或弯折寿命不能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0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