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手段对水产品冷链物流保鲜程度自动监测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7233.0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6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鄂旭;金雨佳;励建荣;李学鹏;纪茂利;庞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G01N33/00;G05B19/042;G06F30/20;G06Q10/08;G16Y10/40;G16Y20/10;G16Y40/10;G16Y40/2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21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手段 水产品 物流 保鲜 程度 自动 监测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属水产品品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手段对水产品冷链物流保鲜程度进行自动监测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监测装置中的气体传感器设于水产品冷链物流储藏室内;(2)通过气体传感器采集储藏室内水产品的环境数据;(3)模拟一组循环叠加的随机数,作为水产品腐化参考数据;(4)对所得水产品腐化参考数据进行图像模拟;(5)使用多项式拟合方法对腐化参考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形成模拟腐化函数;(6)将所得环境数据与模拟腐化函数值进行对比,若差距达到设定阀值,则启动报警器,进行报警。本发明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可对水产品腐化程度的进行精确鉴别,避免长时间不间断的保鲜监控工作容易产生的疏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水产品品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手段对水产品冷链物流保鲜程度进行自动监测预警方法。
技术背景
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把中心放在营养均衡上,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业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水产品作为农业一个较大的组成部分,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营养成分。由于水产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水产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水产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水产品具有易变质,易腐坏的特性,其保鲜技术严重滞后,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所以水产品的冷链物流对于食品安全的作用很大,冷链物流贯穿水产品的捕捞、生产、销售等过程,冷链物流的运作情况影响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利益。提高冷链物流的技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消费者的安全。但是在现在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中主要是针对水产品进行保鲜,很少有针对运输过程中突发情况进行的报警。另外,目前国内水产品冷链物流在管理上尚缺乏统一的作业标准,运输、仓储、配送、销售各环节作业方面缺乏标准,使得中国大部分水产品销售环境不能控制在冷链温度之下。冷链物流要实施全程温度控制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为了增加我国农业的竞争力,水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对水产品腐化程度的进行精确鉴别,对其进行实时监控,检测速度快,可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避免长时间不间断的保鲜监控工作容易产生的疏漏的基于物联网手段对水产品冷链物流保鲜程度进行自动监测预警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物联网手段对水产品冷链物流保鲜程度进行自动监测预警方法,按如下步骤实施:
(1)将监测装置中的气体传感器设于水产品冷链物流储藏室内;
(2)通过气体传感器采集储藏室内水产品的环境数据;
(3)模拟一组循环叠加的随机数,作为水产品腐化参考数据;
(4)对步骤(3)所得水产品腐化参考数据进行图像模拟;
(5)使用多项式拟合方法对腐化参考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形成模拟腐化函数;
(6)将步骤(2)所得环境数据与模拟腐化函数值进行对比,若差距达到设定阀值,则启动报警器,进行报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使用random.uniform(x,y)函数对随机数进行选取,其中x为随机数的最小值,包含该值,y为随机数的最大值,不包含该值。
进一步地,本发明随机数生成增长范围在0到0.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大学,未经渤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7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