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听力耳机的验配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9989.0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7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涛;陈赤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聆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一军;李阳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听力 耳机 配方 装置 | ||
1.一种用于听力耳机的验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听阈测试结果,以将听阈测试结果传输至服务器,进而接收基于听阈测试结果和听力处方计算得到的各个频段目标补偿增益值;
将生成的纯音信号发送至听力耳机播放,通过设置于听力耳机中的内耳麦克风接收耳道内声音,以接收纯音信号播放后的语音信息,进而调整各个频段的增益数据以逼近对应的目标补偿增益值;
还有,获取不同类型噪音环境下的语音信息以发送至听力耳机,以分别调节高频、中频或低频增益值的方式播放每种噪音环境下的语音信息,通过设置于听力耳机中的内耳麦克风接收耳道内声音;
接收选取的每种噪音环境下的调节方式,进而循环执行对再调整后的各个频段增益数据的调整,选择再调整后一个频段的增益数据作为输出增益数据,发送至听力耳机的程序,直至接收到语音确定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安静环境下不同类型的语音信息以发送至听力耳机播放,通过设置于听力耳机中的内耳麦克风接收耳道内声音,以接收选取的语音信息的类型;其中,不同种类的语音信息是不同频点声音的组合;
循环执行基于选取类型的语音信息对调整后的各个频段增益数据再调整,选择再调整后一个频段的增益数据作为输出增益数据,发送至听力耳机的程序,直至接收到语音确定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语音数据请求至服务器,获得存储在服务器中的安静环境下的语音信息或不同类型噪音环境下的语音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用户听阈测试结果之前,包括:
通过纯音产生器和窄带噪音发生器,分别生成纯音信号和窄带噪音信号;
将纯音信号和窄带噪音信号进行播放语音合成,并设置预设音量,进而发送至听力耳机播放以执行听阈测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生成的纯音信号进行编码,以发送至听力耳机中的蓝牙通信模块,经听力耳机中的语音处理和放大模块处理后进行播放,并通过送话器前端的麦克风录音得到播放语音,并通过蓝牙通信模块编码后的语音信息。
6.一种用于听力耳机的验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纯音测试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听阈测试结果;
增益测试模块,用于将听阈测试结果传输至服务器,进而接收基于听阈测试结果和听力处方计算得到的各个频段目标补偿增益值;将生成的纯音信号发送至听力耳机播放,通过设置于听力耳机中的内耳麦克风接收耳道内声音,以接收纯音信号播放后的语音信息,进而调整各个频段的增益数据以逼近对应的目标补偿增益值;
还有,获取不同类型噪音环境下的语音信息以发送至听力耳机,以分别调节高频、中频或低频增益值的方式播放每种噪音环境下的语音信息,通过设置于听力耳机中的内耳麦克风接收耳道内声音;
接收选取的每种噪音环境下的调节方式,进而循环执行对再调整后的各个频段增益数据的调整,选择再调整后一个频段的增益数据作为输出增益数据,发送至听力耳机的程序,直至接收到语音确定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环境语音测试模块,用于获取安静环境下不同类型的语音信息以发送至听力耳机播放,通过设置于听力耳机中的内耳麦克风接收耳道内声音,以接收选取的语音信息的类型;其中,不同种类的语音信息是不同频点声音的组合;
循环执行基于选取类型的语音信息对调整后的各个频段增益数据再调整,选择再调整后一个频段的增益数据作为输出增益数据,发送至听力耳机的程序,直至接收到语音确定指令。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聆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聆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99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