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芽孢盐杆菌属细菌产亚麻脱胶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6723.0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赵丹;葛菁萍;林宜萌;宋刚;凌宏志;平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18;C12N9/24;C12N9/88;C12N9/42;D01C1/04;D01C1/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芽孢 杆菌 细菌 亚麻 脱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芽孢盐杆菌属细菌产亚麻脱胶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沤麻脱胶的方法脱胶周期长效率低、容易污染环境、成本高、易失活的问题。本发明芽孢盐杆菌属细菌产亚麻脱胶液是由芽孢盐杆菌属细菌(Sporohalobacter sp.)HDYM‑10接种到魔芋粉液体培养基获得的培养物上清液制备而成,即将YM‑10接种于魔芋粉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44~50h,离心去沉淀,所得到的上清液即为亚麻脱胶液;本发明的亚麻脱胶液周期短效率高,不会使沤麻液受到污染,脱胶成本低,不易失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菌产亚麻脱胶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是一种在我国广泛种植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纤用亚麻的经济附加值很高。亚麻在我国的新疆、湖南和黑龙江等地均有种植,但亚麻纤维在纺织品市场仍供不应求。亚麻纤维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天然植物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抗菌保健等功效。
亚麻纤维呈束状分散于亚麻原茎中,纤维束之间及内部由胶质粘连。将亚麻原茎浸入水中称为沤麻,靠微生物产生的脱胶酶降解胶质的过程称为脱胶。因此脱胶又可分为天然脱胶、加菌脱胶和酶法脱胶,脱胶是获得纯净纤维的关键,脱胶效果直接影响纤维得率和质量。天然脱胶依靠水中及亚麻原茎上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微生物数量少产酶少,脱胶周期长且脱胶不彻底;加菌脱胶是将具有产脱胶酶能力的微生物加入沤麻液中,虽然促进了脱胶的进行,但是脱胶菌的存在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隐患。酶法脱胶使用纯酶制剂,提高脱胶效率且不环境污染,但是,纯酶制剂价格高且易失活,增加成本又达不到预期脱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沤麻脱胶的方法脱胶周期长效率低、容易污染环境、成本高、易失活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芽孢盐杆菌属细菌产亚麻脱胶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芽孢盐杆菌属细菌产亚麻脱胶液是由芽孢盐杆菌属细菌(Sporohalobacter sp.)HDYM-10接种到魔芋粉液体培养基获得的培养物上清液制备而成,其中魔芋粉液体培养基按照重量份数比由18~22份魔芋粉、8~12份豆饼粉和900~1100份的水组成。
所述芽孢盐杆菌属细菌产亚麻脱胶液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将芽孢盐杆菌属细菌(Sporohalobacter sp.)HDYM-10接种于魔芋粉液体培养基中,在34~36℃、100~13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44~50h,然后离心去沉淀,得到的上清液即得到亚麻脱胶液;其中,魔芋粉液体培养基按照重量份数比由18~22份魔芋粉、8~12份豆饼粉和900~1100份的水制成,魔芋粉液体培养基pH值为5.5~7.5。
本发明亚麻脱胶液所使用的原始培养基中只有魔芋粉和豆饼粉,随着发酵的进行,魔芋粉和豆饼粉被芽孢盐杆菌属细菌(Sporohalobacter sp.)HDYM-10消耗,浓度逐渐降低降低;培养物经过离心,芽孢盐杆菌属细菌(Sporohalobacter sp.)HDYM-10也被去除了,在用本发明亚麻脱胶液进行脱胶后,消除了环境污染隐患,与天然脱胶相比较,脱胶周期短,效率高;本发明中的氮源是豆饼粉,是大豆榨油后的废弃物,属于工业级的原料,本发明亚麻脱胶液制作成本较低;使用本发明亚麻脱胶液的成本仅为使用纯酶制剂的25%~35%。
本发明中的亚麻脱胶液的酶系组分多样,有果胶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亚麻脱胶液中果胶酶的浓度为600~800U/mL,甘露聚糖酶浓度为2200~4200U/mL、纤维素酶浓度为<5U/mL,这三种酶作用下可有效降解胶质中的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且不损伤纤维素,在脱胶的同时不破坏亚麻纤维,脱胶效果好;本发明的亚麻脱胶液中脱胶酶酶系丰富、酶活力高,酶活稳定,不易失活;将亚麻原茎中复杂的胶质组分脱除,脱胶时间短,残胶率低,纤维得率高,长纤维率高,纤维强度高,纤维细度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6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轿车A柱加工用热成型装置
- 下一篇:B型房车尾部空间拓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