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狭小深基坑精细化爆破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6138.0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亮;雷锋国;彭光火;高鹏;陈晓忠;张尚贵;郭佳;焦叶飞;卢旺;张敏;绳鹏程;袁凯;夏宁斌;邓宏涛;李志伟;方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1/08;F42D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地质 条件下 狭小 基坑 精细 爆破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狭小深基坑精细化爆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进行基坑场地地面的平整,在平整后场地进行地下连续墙格构柱施工的定位施工以及冠梁、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施工;
步骤2:进行土方开挖,基坑开挖时遇到岩层,使用挖掘机清理岩层上覆土层;先使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底面岩层表面的整平,后采用水准仪确保整平面高差不大于10cm;
步骤3:确定精细化爆破区域及静态爆破区域;
3.1.确定距离地下连续墙4m范围和距离格构柱中心为2m的圆形区域为静态爆破区域;
3.2.将基坑内静态爆破区域外的其余爆破范围确定为精细化爆破区域;
步骤4:在精细化爆破区域进行沟槽爆破;
4.1.布设炮孔,根据不同风化程度的花岗岩石之间的强度差异,采用三种布孔方式,分别为单式楔形掏槽孔、辅助楔形掏槽孔、复式楔形掏槽孔;单式楔形掏槽孔与辅助楔形掏槽孔主要针对强风化及中风化花岗岩层;复式楔形掏槽孔则为了强力的破碎强度非常高的微风化花岗岩层;单式楔形掏槽孔为平行的两排炮孔;辅助楔形掏槽孔为三排掏槽孔,其中左右两边炮孔相互平行对称,中间掏槽孔为空孔不填装炸药;复式楔形掏槽孔为以中线为对称的两排交替间隔的掏槽孔;
4.2.钻孔:用金科JK590潜孔钻孔机钻以与水平面成70°夹角向下开挖深度为3.6m的直径为50mm的炮孔;
4.3.填装炸药:选用32mm二号岩石乳化炸药装药;采用连续装药结构,正向装药方式;
4.4.设置起爆方式;在楔形掏槽孔孔内装同一高段位雷管,孔外采用激发枪或击发笔激发导爆管雷管,再通过导爆管传爆从而保证可靠起爆;采用复式掏槽时,一级掏槽炸药先爆破,二级掏槽炸药后爆破;采用簇连方式进行爆破;
步骤5:沟槽爆破开挖施工完后再进行浅孔台阶爆破;
5.1.布设炮孔:布设炮孔的方式为梅花型布孔;
5.2.钻孔:用金科JK590潜孔钻孔机钻以与水平面成70°夹角向下开挖深度为3.6m的直径为50mm的炮孔;
5.3.填装炸药:选用32mm二号岩石乳化炸药装药,采用连续装药结构,正向装药方式;
5.4.设置起爆方式:爆破孔内装一发雷管,采取孔内微差延期、孔外接导爆管雷管连接传爆网路,起爆站与爆区间用导爆管连接传爆,用起爆器起爆;
5.5.确定爆破时间间隔与爆破顺序:爆破的时间间隔根据实际爆破情况取值为75ms;
步骤6:进行地下连续墙以及格构柱附近区域的岩石静态破碎开挖;
6.1.设计布眼:布眼前首先要确定至少有一个以上临空面,钻孔方向应尽可能做到与临空面平行,临空面越多,单位破石量越大,效果也更好;切割岩石时同一排钻孔应尽可能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6.2.钻孔:采用金科JK590潜孔钻孔机钻取φ50mm钻孔,孔深为2m;
6.3.装药:先将药剂加30%重量比的水拌成流质状,然后迅速倒入孔内并用直径为40mm的钻孔捅杆捣实捅紧,特别长的钻孔,则多分几段,逐段捅实;
6.4.控制药剂反应的温度和时间:药剂反应的快慢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控制反应温度才能增强岩石破碎效果,反应时间一般控制在30-60分钟;
步骤7:进行腰梁及支撑施工,而后重复进行步骤3~步骤7施工直至基坑开挖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狭小深基坑精细化爆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步骤7循环进行前需建立爆破振动监测点,监测基坑爆破时的振动,根据实时反馈调整爆破参数,进一步精细化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61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电负荷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由丙烯共聚物制成的可灭菌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