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视频业务质量评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4758.0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3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唐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42 | 分类号: | H04N21/442;H04N21/858;H04N21/47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梁倩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视频 业务 质量 评估 方法 装置 计算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视频业务质量评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客户端在访问视频资源过程的报文数据,对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和合成处理,得到用户上网日志;利用预先建立的卡顿识别模型对用户上网日志进行过滤,得到客户端向状态统计服务器发送的卡顿现象数据,并基于预先确定的视频卡顿特征,对卡顿现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视频卡顿指标数据;根据视频卡顿指标数据,评估用户视频业务质量。本发明基于用户访问视频资源过程中交互的报文数据评估用户视频业务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从用户感知角度评估用户视频业务质量,不能全面真实的评估用户感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户视频业务质量评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近年来的发展中,视频业务的发展也相当迅速。视频业务与浏览、下载等业务作为互联网三大流量业务,视频清晰度也从标清、高清、720P,到1080P等不断突破,并为用户提供0.75倍速、1.25倍速、1.5倍速,甚至2.0倍速的极致体验,不断满足着视频观看者高音质、高画质的视频内容需求,随着5G时代的到来,会让视频业务,尤其是手机端视频业务得到更快更高的发展。
为了保障视频业务的发展及用户视频业务访问感知,检测与评估视频业务的网络质量也是视频业务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为了监测用户访问视频业务的质量情况,目前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拨测技术,通过各拨测节点所部署的拨测探针,对视频包进行定时定量的拨测,模拟用户观看视频的行为,可统计拨测过程中发生的卡顿次数、卡顿时长、下载时间、吞吐率、播放速率等与用户侧感知较强的质量评估指标。另一种是基于深度报文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技术检测到的用户上网日志进行分析,DPI技术基于DPI探针设备采集,汇聚海量互联网数据生成XDR(External Data Representation,外部数据表示)话单,在通过对XDR话单的全量数据运用质量指标算法模型得到能够反映视频质量的指标数据,如:上下行速率,客户端/服务端时延,成功/失败率,重传率等网络质量指标。
然而,传统的质量指标只能在资源测、网络侧的一定程度上反应用户访问视频资源的质量情况,不足以从用户感知角度明确地反映用户收看视频的质量情况。如速率指标的高低与用户收看视频清晰度和视频加载时长有关,当用户选择视频资源的清晰度不同时,下载速率亦存在差异;视频资源的加载方式是分片缓存,如果缓冲过程中速率较高,则缓冲结束后不再需要数据交互。拨测技术所获取到的指标始终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不能全面的、真实的评估用户感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用户视频业务质量评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视频业务质量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客户端在访问视频资源过程中与视频内容提供端之间交互的报文数据,对所述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和合成处理,得到用户上网日志;
利用预先建立的卡顿识别模型对所述用户上网日志进行过滤,得到所述客户端向状态统计服务器发送的卡顿现象数据,并基于预先确定的视频卡顿特征,对所述卡顿现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视频卡顿指标数据;
根据所述视频卡顿指标数据,评估用户视频业务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视频业务质量评估装置,包括:
报文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客户端在访问视频资源过程中与视频内容提供端之间交互的报文数据,对所述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和合成处理,得到用户上网日志;
卡顿识别模块,用于利用预先建立的卡顿识别模型对所述用户上网日志进行过滤,得到所述客户端向状态统计服务器发送的卡顿现象数据,并基于预先确定的视频卡顿特征,对所述卡顿现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视频卡顿指标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4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艺管柱
- 下一篇:一种卤胺类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