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激光雷达测风的风电场能量管理技术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05825.2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4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灵梅;刘玉山;孟恩隆;贾成真;闫卓民;王强;程江涛;尹少平;郭东杰;陈立明;申戬林;李永龙;姬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激光雷达 电场 能量 管理 技术 | ||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激光雷达测风的风电场能量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读取风电场中所有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激光测风雷达测量的风速信息;
实时读取调度系统下达的AGC指令,并实时判断风电场输出功率是否在调节死区范围内,如果在调节死区范围内,则继续循环判断;如果不在调节死区范围内,则根据机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基于人工智能的机组动态分类,将机组分为6类;
按照机组分类,执行基于人工智能的有功功率分配算法,若需升功率则执行升功率分配算法,若需降功率,则执行降功率分配算法;
依据有功功率分配算法计算的每一台机组承担的有功功率调节量,进行机组运行状态稳定性判断,全部通过稳定性判断,则每一台机组下达功率指令;若有部分机组未通过稳定性判断,则返回基于人工智能的机组动态分类的步骤;
最后将形成的指令下达给每一台风电机组;
第三-六类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输出功率调整变化量计算过程为:
第3类风电机组桨距角为零,通过发电机转矩T、转速ω r 、机舱风速v三个属性值描述机组当前的运行状态;根据风电场历史实际运行数据中第3类机组的运行数据,创建(v,ωr,T)三维散点图;
建立与之对应的m×n×q维三维矩阵模型A1m×n×q,第i行,第j列,第k页的元素值记为A1(i,j,k),B(i,j)表示第i行与第j列交叉的q个元素组成的q维列向量,将列向量B(i,j)所有元素的均值记为
对于任意平衡点(v0,ωr0,T0),机组当前的工作状态记为S1(v0,ωr0,T0),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最相近的状态
当机组的工作状态发生(u1Δv,u2Δωr,u3ΔT)偏差时,其状态改变为S1(v0+u1Δv,ωr0+u2Δωr,T0+u3ΔT),在三维矩阵模型中与之对应的状态变为其中,μ1、μ2、μ3表示在每一维坐标系中,状态点变化的位移;
假设当前时刻风速保持不变,即风速保持不变时u1=0,机组从状态转移到通过转速调节,输出功率调整变化量为:
第四-第六类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设定为S2-S4,假设当前时刻风速保持不变,即风速保持不变时u1=0,第四-第六类风电机组从状态转移到通过变桨调节,输出功率调整变化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和激光雷达测风的风电场能量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在运行状态信息读取的步骤中,包括步骤:
实时读取风电机组运行状态信息;
实时读取每一台机组的激光测风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和激光雷达测风的风电场能量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将风电机组类型分为6类:
第1类为停运机组,即因故障或其他原因不在发电状态的风电机组;第2类为工作在启动区域的风电机组,即处于正在启机过程的风电机组;工作在最大功率跟踪区域的风电机组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处于最低转速以上额定转速以下,但桨距角为零的风电机组,将这一种类型的风电机组归为第3类,另一种为处于限功率运行状态,转速被迫增大至额定转速的风电机组,将这一种类型的风电机组归为第4类第5类为工作在恒转速区域的风电机组,即转速达到额定转速,但功率未达到额定功率的风电机组;第6类为工作在恒功率区域的风电机组,即功率达到额定功率的风电机组;其中,第1类和第2类风电机组不具备功率调节能力,不参与风电场功率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58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