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4076.1 | 申请日: | 202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1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刚;郑典模;蔡满园;聂艳艳;陈珑;潘鹤政;李旭;胡宏昌;吴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克莱威纳米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4 | 分类号: | H05B3/04;H05B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祁学民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产业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袋 加热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远红外发热体;
绝缘导热膜,敷贴于所述远红外发热体上下两面;以及
金属薄片,敷贴于所述绝缘导热膜远离所述远红外发热体的一侧表面;
所述远红外发热体包括:
晶须碳纳米管远红外发热纸;
金属电极,对称设于所述晶须碳纳米管远红外发热纸的两端;以及
温度传感器,贴合设于所述晶须碳纳米管远红外发热纸一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膜为聚酰亚胺导热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为铝片或镍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为铜网或镍网。
5.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晶须碳纳米管远红外发热纸的制备,将晶须碳纳米管材料制备成晶须碳纳米管远红外发热纸;
步骤2:远红外发热体的制备,先将金属电极压合在晶须碳纳米管远红外发热纸两端,再通过缝制的方式将金属电极固定在晶须碳纳米管远红外发热纸的两端,并在晶须碳纳米管远红外发热纸一面固定粘贴温度传感器;
步骤3:电热水袋加热装置的制备,将所述绝缘导热膜粘贴于远红外发热体上下两面,将所述金属薄片粘贴于绝缘导热膜上远离远红外发热体的一侧形成具有加热功能的电热水袋加热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晶须碳纳米管远红外发热纸制备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晶须碳纳米管经过石墨化、球磨处理后,与分散剂、溶剂混合,再经过砂磨机研磨,得到晶须碳纳米管分散液;
步骤2:将耐高温有机纤维与疏解剂和水混合,依次经疏解和打浆,得到耐高温有机纤维浆料;
步骤3: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晶须碳纳米管分散液和步骤2得到的耐高温有机纤维浆料进行混合,然后将所得混合物通过双行星搅拌机进行搅拌,得到混合浆料;
步骤4: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混合浆料通过专用造纸机抄造、烘干,然后经热压胶联成型得到晶须碳纳米管远红外发热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晶须碳纳米管的长度为3~8um,所述分散剂为SDS、PVP或SDBS,溶剂为水,其中晶须碳纳米管:分散剂:水的质量比为1:(0.05~0.1): (200~5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耐高温有机纤维为芳纶纤维或聚酰亚胺纤维,所述疏解剂为SDBS。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耐高温有机纤维、疏解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0.01~0.05):(200~30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热水袋加热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浆料中晶须碳纳米管和耐高温有机纤维的质量比为(0.2~0.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克莱威纳米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克莱威纳米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40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