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孢西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7968.3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7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侯二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二美 |
主分类号: | C07D501/57 | 分类号: | C07D501/57;C07D50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孢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孢西丁的制备方法,包括:向原料水溶液中加入二氯甲烷,再加N,N’‑二苄基乙二胺二醋酸盐水溶液,过滤得到中间体1,将中间体1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加氯磺酸异氰酸酯反应,反应结束后酸解,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至8,加入甲醇钠的甲醇溶液,反应结束后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至8,水相活性炭脱色后加酸调节ph至4析晶,过滤烘干得头孢西丁。本发明使中间体始终成盐,避免了缩合副反应,减少中间体处理,较好控制产品收率和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孢西丁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化学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头孢西丁钠,化学名称为:(6R,7S)-3-氨基甲酰基氧甲基-7α-甲氧基-8-氧代-7β-[2-(2-噻吩基)乙酰胺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钠,是由美国Merck公司研制的半合成头霉素类抗生素,属于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西丁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抗菌谱包括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吲哚阳性的变形杆菌和沙雷氏菌、克雷白杆菌、流感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对葡萄球菌和多种链球菌也有较好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上述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心内膜炎、腹膜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败血症以及骨、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感染。
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刺激了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的能力,从而导致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由于头孢西丁钠7α位的甲氧基存在,使其对β内酰胺酶相对一般的头孢菌素具有较强的抵抗性,这一点也是头霉素类抗生素的共性。
目前公开文献报道头孢西丁的合成路线有很多种,但实现工业化生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美国专利文献US 4297488:以头霉素C为原料,通过酰基交换反应引入噻吩乙酰基,然后经过脱保护基反应得到头孢西丁,该方法虽然路线简单,但是原料头霉素C发酵水平低,难以如头孢菌素C一样实现工业化生产,使得该路线成本过高。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唯一工业化的头霉素母核只有7-MAC,全称为7β-氨基-7α-甲氧基-3-[(1-甲基-1H-四唑-5-基)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二苯甲酯。
WO2004083217:以头孢噻吩为原料,经甲基化、水解和氨甲酰化而得到头孢西丁。该方法实用性强,是目前生产头孢西丁的首选方法。
头孢西丁结构如下:
专利CN1047230956公开了一种头孢西丁的制备方法,问题是中间体步骤多,反应条件苛刻,后处理麻烦,收率略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工艺的不足,提供了头孢西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向去乙酰基头孢噻吩钠盐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氯甲烷,控温25℃加入N,N’-二苄基乙二胺二醋酸盐,析出中间体1,继续降温至0℃,过滤得到中间体1;
2)将中间体1加入到二氯甲烷中,控温-40℃,加入氯磺酸异氰酸酯,然后加入稀盐酸升温至10℃进行水解,水解完后过滤,滤液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值至7-9,降温至-30℃,滴入甲醇钠的甲醇溶液,反应完毕后,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值至8,水相活性炭脱色后,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至4,0℃析晶,过滤,滤饼烘干得到头孢西丁。
优选的,所述N,N’-二苄基乙二胺二醋酸盐与原料的摩尔比为1:1。
优选的,所述甲酰化反应温度为-30—50℃,在该温度范围内甲酰化产率高,副产物少,收率高,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会使反应不完全,副产物增多。
优选的,所述碳酸氢钠溶液为10wt%。
优选的,所述甲氧化反应的PH值为7-9,PH值过低会形成内脂,PH过高反应进行不完全。
优选的,氯磺酸异氰酸酯与原料的摩尔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二美,未经侯二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7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