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脲醛缓释氮成分的硫酸铵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6044.1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曹贤高;杨永宁;孙思鹏;胥学辉;罗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商肥料(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5/12 | 分类号: | C05G5/12;C05G3/40;C05G3/3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脲醛缓释氮 成分 硫酸铵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脲醛缓释氮成分的硫酸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适量尿素、福尔马林和水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混合,混合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羟基脲溶液;羟基脲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然后喷入转鼓造粒机内,加入粉状硫酸铵原料混合造粒为圆形颗粒;将硫酸铵圆形颗粒烘干、冷却后经过筛分工序,选取2~4mm颗粒,即得到含缓释成分的硫酸铵颗粒。该制备方法以粉状硫酸铵为主体,运用羟基脲脲醛参与到硫酸铵中造粒,生产出的成品颗粒强度高,外观圆滑,颗粒大小均匀,能显著提高颗粒硫酸铵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脲醛缓释氮成分的硫酸铵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硫酸铵是一种优良的氮肥,氮利用率高,肥效快,适用于一般土壤和作物,能使枝叶生长旺盛,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增强作物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国内的硫酸铵产品,大多为粉状硫酸铵,是炼焦等工业的副产品,一般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细晶粒。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粉状硫酸铵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易板结是亟需解决的一个缺陷,解决的途径之一是实现肥料的颗粒化。国外有少数厂家使用特定方法,可以生产强度高、高养分的粒状硫酸铵产品,由于其生产工艺保密,国外也仅有个别企业能够生产。而国产颗粒硫酸铵主要是挤压颗粒,挤压式硫酸铵只是单一的铵态氮成分,其产品颗粒强度低,容易粉化,颗粒不规则不圆润,颗粒大小不均匀,且易板结,而且在配合BB肥中容易产生很大异味,限制了在农业生产和机械施肥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含脲醛缓释氮成分的硫酸铵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粉状硫酸铵为主体,运用羟基脲脲醛参与到硫酸铵中造粒,生产出的成品颗粒强度高,外观圆滑,颗粒大小均匀,能显著提高颗粒硫酸铵品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脲醛缓释氮成分的硫酸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尿素、福尔马林和水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混合,其中,原料的加入量为:尿素40~200kg/t、福尔马林10~60kg/t、水10~60kg/t;混合后的原料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40~95℃,进行加成反应,反应时间20~200min,生成羟基脲溶液;
(2)羟基脲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然后喷入转鼓造粒机内,设置造粒温度为30~50℃,加入400~900kg/t粉状硫酸铵原料混合造粒,在转鼓转动作用下再次进行缩合反应,辅助蒸汽,设置蒸汽压力为0.2~0.5MPa,使反应产物固化为大小不同的圆形颗粒;
本发明配方原料使用中,粉状硫酸铵占比达到40~90%。
造粒中羟基脲溶液的稳定供给和温度对生产的影响:如果羟基脲的稳定供给和温度(30~50℃)以及PH控制不好,硫酸铵物料几乎不成粒,而在控制羟基脲的稳定供给条件下和控制造粒温度时,物料明显成粒,有利于生产稳定和持续。
由于水的造粒性不好,并且会影响到成品颗粒水分,因此造粒过程中避免直接使用水进行造粒。
(3)将硫酸铵圆形颗粒于烘干风温80~200℃条件下,烘干至物料水分含量小于等于1.0%,冷却后经过筛分工序,选取2~4mm颗粒,即得到含缓释成分的硫酸铵颗粒。
硫酸铵颗粒物料输送到烘干设备后,经过80~200℃的干燥风烘干降低水分,干燥风经过除尘设备和光氧除味设备,排入大气,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干燥后的物料进入冷却筛分设备,筛分出2~4mm颗粒做成为合格成品颗粒,经过防结块处理,输送到成品储罐储存和包装入库。其中筛分出来的大于4mm和小于2mm的颗粒经过粉碎后再返回造粒机,进行二次造粒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商肥料(青岛)有限公司,未经住商肥料(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6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