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投射型风口及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0936.0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6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魏招锋;季明锦;张碧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2 | 分类号: | F24F11/52;F24F11/54;F24F11/56;F24F11/61;F24F11/70;H04N9/31;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64;F24F110/65;F24F110/66;F24F110/70;F24F120/12;F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投射 风口 实现 方法 | ||
1.激光投射型风口,具有定位装接于墙面并与风道对接通风的本体,其特征在于:基于本体集成装设有激光投射显示模组、MCU、空气质量检测模组、人体感应模组,其中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模组于气流旁采集空气质量数据并反馈传入MCU,所述人体感应模组朝向风口外侧区域性探测人体活动或动作并反馈传入MCU,所述MCU和激光投射显示模组分路无线接入上位的计算机,且激光投射显示模组受控朝向与风口相对处投影显示空气质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投射型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模组为红外线感应探头、微波雷达感应头或两者的结合复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投射型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具有一种以上形状、气流导向的风叶,所述人体感应模组朝出风向贴装于风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投射型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正对地面朝下,所述激光投射显示模组的射出向与风口轴向一致,投影显示于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投射型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朝侧向空间设置,所述激光投射显示模组的射出向与风口轴向交错偏移,投影显示于墙面或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或5所述激光投射型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投射显示模组内置有调节显影清晰度的遥控接收器。
7.激光投射型风口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流程机理包括:
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利用紧贴风口的空气质量检测模组,对气流实时分析空气质量并由MCU采集数据;
人体活动感应,利用人体感应模组对风口外的人体活动或动作触发信号并向MCU传输;
数据交互,由上位的计算机定时向MCU轮询,获取空气质量数据和人体感应信号,并面向激光投射显示模组输出驱动信号及包含空气质量数据和风口运行状态的图像数据包;
激光投射成像,由激光投射显示模组受驱切换运作模式,将接受自计算机的图像数据包在地面或墙面上投影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激光投射型风口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人体活动感应的信号触发前,所述激光投射显示模组保持休眠模式,仅空气质量检测模组、MCU持续运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激光投射型风口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CU和上位的计算机之间接设无线射频收发模组,计算机的轮询请求信号和MCU回传的空气质量数据、人体感应信号无线射频交互。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激光投射型风口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激光投射显示模组和上位的计算机之间接设无线投屏收发模组,计算机面向激光投射显示模组的驱动信号、图像数据包无线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09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