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疫情防控的直梯乘梯人员佩戴口罩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9637.5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2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特;陈清梁;程潇;王伟;王超;施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陆鑫;延慧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疫情 直梯乘梯 人员 佩戴 口罩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疫情防控的直梯乘梯人员佩戴口罩监测方法,包括步骤:a.通过直梯内的轿厢相机采集乘梯人进梯时的图像数据;b.检测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头信息和人脸信息;c.根据所述人头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的信息交集情况判断具有人脸的乘梯人员的数量;d.判断具有人脸的乘梯人员是否全部佩戴口罩,若否,则报警。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疫情防控的直梯乘梯人员佩戴口罩监测方法,能够使得监测更加准确,准确率达到97%以上,能够极可能地减少漏报使得疫情期间各单位管控效率更高,对实现对疫情的控制和实现疫情稳定,做出相应的贡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疫情防控的直梯乘梯人员佩戴口罩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广泛使用在商场、公园、宾馆、学校、医院、机关等公共场所以及居民楼宇内,是人员聚集分流,交叉感染的重要场所。为应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传播,防止危害健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目前疫情严峻的条件下,为保证电梯正常运行,又不使其成为疫情传播的一个渠道,应加强电梯设施的防疫工作,采用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消毒措施对电梯轿厢、轿门、层门等部位进行定期消毒,特别是平时人体常接触的地方,尤其是轿厢内操纵盘和外呼梯盒上的按钮。
电梯乘用者,首先应当文明乘梯,做好自身的防护。乘坐电梯过程中,等候电梯不要靠近电梯厅门,与电梯厅门保持尽可能远的距离,可站在电梯厅门的两侧,不要直接面对面接触从电梯轿厢中走出的乘客。站在轿厢内尽量不要与他人面对面交流,也尽量避免与他人面对面站立,并尽量减少在轿厢内的停留时间。手接触到电梯内外设施后,回家后应当及时清洗。商场、超市应限制每次乘坐电梯的人数,顾客乘梯需要相互保持距离。尽量减少乘坐厢式电梯,低楼层尽量走安全通道。疫情期间要格外做好自我防护,包括戴口罩、防护眼镜及手套。
即使在疫情扩散期间,发现部分人员依旧未做好自身防护,出行坐电梯未佩戴口罩。电梯作为疫情传播的高危地区,云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出多种电梯防疫方案,有效提高了监管效率,降低了电梯内病毒的传染概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疫情防控的直梯乘梯人员佩戴口罩监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疫情防控的直梯乘梯人员佩戴口罩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直梯内的轿厢相机采集乘梯人进梯时的图像数据;
b.检测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头信息和人脸信息;
c.根据所述人头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的信息交集情况判断具有人脸的乘梯人员的数量;
d.判断具有人脸的乘梯人员是否全部佩戴口罩,若否,则报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a步骤中,在检测到电梯开门后,所述轿厢相机每隔一秒拍摄一张图像,共拍摄三张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b步骤中,标记各图像中的人头和人脸;
标记人头数据集并训练人头数据集模型,其中,所述人头数据集包括电梯轿厢内以及梯外准备进门的人头数据;
标记人脸数据集并训练人脸数据集模型,其中,人脸数据集包括正面戴口罩、不戴口罩人脸以及在进门过程中存在的半露脸和侧脸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c步骤中,对同一图像数据中的所述人头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进行IOU信息交集情况判断;
所述人头信息和所述人脸信息的交并比大于0.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c步骤中,对检测到的人头信息按比例在所述轿厢相机拍摄的原图像数据上进行外扩裁剪,得到具有人脸信息的完整乘梯人员人头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9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问答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下一篇:一种环形高性能合成纤维束